新华国际时评:莫忘海外游学的“初心与远方”
重塑海外游学体验:追寻教育的初心与远方的意义
新华社北京电,记者韩梁报道:
随着立秋的脚步临近,暑期的热度依然不减,尤其是在中国的海外游学市场。在这个教育国际化的时代,海外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体验式教育模式,不仅在一些城市学生的“必修课”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形成了一个市场规模庞大的产业。随着海外游学热的持续升温,其背后所折射的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在剑桥的康河畔、哈佛的校园乃至北极圈内的游轮上,都可以看到中国孩子的身影。他们成群结队,体验异国文化,感受世界名校的魅力。一些父母因为“起跑线上的焦虑”而过度追求海外游学,一些孩子则因为“集邮式”攀比心态而参加游学。这种游而不学、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正在远离教育的本真,陷入“空心化”的陷阱。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游学产品,我们不禁要问:游学的真正价值是什么?如何在追寻远方的同时找育的初心,带给孩子真正的成长?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往往骨感。一些游学项目只是打着“游学”的标签,实际上却游而不学,只是在普通旅游产品上加上一些教育元素,价格便水涨船高。还有一些项目走“奢华路线”,吃大餐、住豪华酒店,甚至安排奢侈购物,完全复制成人旅游的“套路”。一些项目以体验名校、提高语言为幌子,实际上却只是带孩子转转校园、与外国人简单交流。而一些组织机构资质堪忧,项目设计粗糙,隐藏着安全风险,使得整个游学市场良莠不齐,乱象频现。
那么,如何重塑海外游学的体验,真正体现游学的价值呢?父母需要摆脱“起跑线上的焦虑”,理性看待海外游学,让孩子基于自己的兴趣和目标选择游学项目。孩子应该摒弃“集邮式”攀比心态,以开放的心态参与游学,真正体验异国文化,感受世界名校的魅力。学校和机构也应该加强对游学项目的监管,提高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游学的教育价值得到体现。
海外游学应该是一种追寻教育的初心与远方的意义的过程。我们应该透过喧嚣和热闹,深入游学的价值,让孩子在游学中真正成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追寻远方的找育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