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怎么死的? 刘备竟故意不救关羽
导读: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关于三国时期的秘闻,即关羽的死因以及刘备是否故意不救关羽的争议。让我们一起跟随历史的脚步,揭开这段历史的神秘面纱。
【奇技网报道】在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关羽的死因一直是个谜团。在刘备得益州后,他安排关羽驻守荆州,以与诸葛亮共同构成攻防策略。关羽因大意失掉了荆州,不仅破坏了诸葛亮的战略规划,还导致自己命丧麦城。刘备虽有搭救关羽的机会,但他为何没有行动?
对于蜀汉政权而言,关羽失荆州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使得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规划化为泡影。关于刘备在荆州战役中为何不发救兵的问题,《三国志》中并未记载。近代学者章太炎提出了一个观点,认为是关羽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方针,因此诸葛亮决定借吴人之手除掉关羽。也有观点认为,是刘备故意不救关羽。这一观点得到了当代研究三国史的专家方诗铭的赞同。
方诗铭认为,刘备与关羽之间的矛盾是关羽被杀的重要原因。关羽向来骄横跋扈,甚至在刘备册封他为前将军时,因黄忠与其平起平坐而破口大骂。刘备的小舅子糜芳与关羽一同镇守荆州,也显示了刘备对关羽的不放心。考虑到自己死后儿子刘阿斗可能无法控制关羽,刘备可能想在生前解决这个问题。
《三国演义》中描述的刘备听到关羽战死的消息后的反应,实际上是罗贯中虚构的。相比之下,史料中记载庞统死后,刘备非常痛惜,流泪悼念;法正死后,刘备更是连续多日流泪。这引发了人们的疑惑:为何关羽死后,刘备的反应并不像他与关羽的关系那样亲近?
尽管陈寿是蜀国人,对蜀国的情况应该更了解,但他所写的《三国志》中的蜀志部分相对简单。这是因为蜀国没有设立史官,导致陈寿写蜀志时面临困难。或许正因为关羽的死是蜀汉最高统治阶层的内部绝密,所以未能公之于众,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刘备故意不去救关羽的观点的真实性。
关于关羽的死因以及刘备是否故意不救关羽的争议,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答案。但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深入研究和对史实的细致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些线索和证据,为我们揭开这段历史的神秘面纱提供了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