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5年建成119个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
春节假期一过,泉州台商投资区东园镇的龙苍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便迎来了生机。古老的图书室里,本村及邻村的学童们纷纷踏入,寻找知识的宝藏,欢笑声此起彼伏。
这座昔日静寂的图书活动场所,源于龙苍小学的旧址改造。它不仅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源,更有南音室、农博馆等多元文化空间,每个场所都由那些充满智慧的退休老人们义务管理。他们用岁月留下的经验,为这片土地的孩子们筑起了一个充满知识与乐趣的天地。
而这样的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在泉州并不孤单。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已经建成了119个这样的活动中心,它们如同青少年的乐园,遍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这些活动中心的背后,是那些默默付出的基层“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老教师、老军人,他们的数量已经超过了1名,为青少年的成长倾注了无尽的心血。
面对寒暑假孩子无处可去的难题,尤其是在家长忙于生计的农村地区,市关工委在2011年底提出了一个宏大的计划:用5年的时间,将闲置的校舍、活动场所和祠堂转化为青少年活动的乐园。这个决定不仅得到了市委市的支持,更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烈响应。每年建设20个镇村级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成为了市连续几年的为民办实事项目。
而今天,全市已经建成了119个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其中19个是基层自发建设、市关工委给予补助的。这些活动中心不仅周末、寒暑假以及国家法定节假日全面免费开放,更开设了书画水彩、科技制作、演讲口才、沙盘游戏等丰富多彩的兴趣班,让青少年们在快乐中学习,学习中成长。
为了助力孩子们的健康快乐成长,全市的基层“五老”、大学生志愿者、社会贤达、热心人士等都纷纷加入到活动中心的服务大军中。他们的付出与努力,使得这些活动中心不仅仅是青少年的学园和乐园,更是他们心灵的栖息地。
今年开始,市更是每年安排100万元用于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的日常运行经费补助。市关工委也已制定了详细的经费补助及考评奖励办法,确保这些活动中心能够规范运作,为青少年们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这些举措无疑为泉州的青少年们带来了更多的欢乐与希望,也为他们的成长注入了更多的活力与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