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一生最恨的人,害死诸葛亮姐夫,曾向刘
世界之最 2025-07-16 16:07www.178959.com奇闻奇事
蜀汉建兴三年,诸葛亮的南征之旅刚刚结束,在归师途中遇到魏国的降人李鸿前来拜见。李鸿此人巧舌如簧,无意间透露了王冲从蜀国来,对孟达散播谣言的消息。诸葛亮虽表面镇定,内心却敏锐捕捉到了这一信息。他对孟达的背景心知肚明,知道孟达是个反复无常的人,但孟达在上庸地区拥有一万多的兵力,成为牵制曹魏荆州方向的重要力量。诸葛亮深知其军事价值,因此决心与孟达建立联系。
他不仅亲自写信与孟达交心,还指示辅政重臣李严也向孟达示好。李严的信虽没有诸葛亮的信那么深情,但也对孟达表示了赞赏和期望。这两位重臣的举措,无疑让孟达感到受宠若惊。
关于诸葛亮对孟达的真实意图,历史学者众说纷纭。田庆余老先生认为诸葛亮想借刀、弄死孟达,理由在于孟达属于李严的派系,与李严事件有关。但深入分析,我们会发现田老的这种观点有些牵强。在蜀汉,新旧集团间的矛盾并不像东吴那样激烈,尤其在诸葛亮执政期间,这种矛盾并不十分凸显。
诸葛亮的高超政治手腕和人格魅力,使得新旧集团中的成员对他心悦诚服。他治国以公平、公心、公正为原则,使得集团间的矛盾得以缓和。诸葛亮与孟达交往的目的,更多的是从战略角度出发,而非个人恩怨。
到了诸葛亮死后,蜀汉的战略转为防御。后来的执政者虽不及诸葛亮的才能,但他们执行的国策符合新人集团的诉求,并未引发新旧之间的冲突。到了执政时期,对外征战不力,对内又缺乏威望和能力,这才逐渐引发了新人集团中的矛盾,出现了投降的声音。
诸葛亮的智慧与谋略,不仅体现在他高超的军事才能上,更体现在他治理国家的政治智慧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上。他的事迹,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
上一篇:高凌风个人资料及近况和和作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