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赐有哪些轶事典故?他与孔子的关系怎么样
子贡尊师重道,被誉为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他的故事,是尊师典范,感人至深。曾经有人贬低孔子,抬高子贡,然而子贡却以谦卑的态度回应。他将自己比作低矮的房屋,把老师比作高耸的宫墙,说自己的见识有限,而老师的学问犹如星辰大海,深不可测。他把老师比作照耀世间的日月,光彩照人,无法超越。当孔子离世,子贡悲痛欲绝,守墓六年,以表孝心。
子贡不仅尊师重道,更是一位智者。他深知人的长处与短处并存,若以短掩长,则天下无人可用;若以长补短,则人人皆可成才。他对人性的洞察深入,他懂得君子与小人的意趣相反,因此要明辨是非,必须慎重听取各方面的声音。
子贡还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真正的道德。在鲁国,有一条法律规定,如果有人能将沦为奴隶的鲁国人赎出来,可以到国库报销赎金。子贡赎了一个鲁国人后却拒绝了国家的赔偿金。然而孔子却批评了他的做法。因为子贡的行为将原本人人都可做到的道德标准提升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度。真正的道德应该像空气一样普及而重要,而不是少数人才能做到的高标准。将道德标准无限拔高只会让普通人感到压力而远离道德。
子贡尊师重道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真正的道德标准。在这个喧嚣的时代里,我们更应该像子贡一样保持内心的谦卑与敬畏,尊重他人的智慧与成就。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道德应该是一种普及的东西而不是高不可攀的标准。我们应该崇尚自然的本真质朴不偏执才能真正做到有德者皆可为善。让我们共同践行这种美德和智慧让道德真正融入我们的生活中。
子贡以其高尚的品德和智慧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尊师重道精神以及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同时我们也要警惕将道德标准无限拔高或者将私德当作公德的做法只会让道德尴尬并让人们远离道德。让我们共同努力让真正的道德融入生活的每一处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道德的温暖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