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乐为武汉做点什么
尚·马龙声援中国抗击疫情
随着比利时音乐家尚·马龙与武汉市民隔空对唱的《黎明的编钟声》在新华社客户端的发布,这首融合中西音乐元素的作品迅速走红。浏览量已突破百万,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
尚·马龙,这位深受中国喜爱的音乐家,虽远在比利时,却心系中国。疫情暴发时,他感到无比震惊和担忧。立刻联系了他的中国朋友们,询问他们的安全情况。特别是与武汉的何浏,这位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共同了如何在音乐中融入中国传统元素,特别是编钟这一独特乐器。尽管有着丰富的中国传统音乐经验,尚·马龙却从未尝试过在作品中使用编钟。疫情让他们决定共同创作一首歌曲,用音乐为武汉加油。
创作始于一月末,尚·马龙脑海中已经有了旋律的初步构想。他迅速完成了旋律的创作,女儿诺艾米和音乐家斯万诺·马卡卢斯也参与了歌曲制作。歌词部分由何浏、英国音乐人罗伯特·默里和尚·马龙共同完成。这一版的MV制作得到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协助,记录了医护人员在一线奋战的真实场景。
时差成为他们合作的挑战之一。布鲁塞尔与武汉相隔7小时,尚·马龙和何浏经常在各自的凌晨时段工作。尽管有时面临时差困扰,他们的合作却异常默契。何浏在中文歌词中融入了自己对武汉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希望。他回忆起长江边的繁华景象,以及东湖边的宁静生活,表达了对武汉恢复生机的渴望。
何浏迅速召集了15位武汉市民参与录制,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包括学生、医务工作者、教师等。作家十里的感叹表达了他们共同的心愿:“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健康地渡过难关,与武汉一起见证每年都如期而至的樱花。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尚·马龙表示:“我相信音乐的力量。虽然不能直接对抗疾病,但我希望这首歌能给中国人带来感动和支持。”他还表示,如果这首歌有收益,将全部用于抗击疫情。“我相信以中国和中国人的坚强,一定能战胜疫情。”这份跨越国界的情谊和祝福,无疑为抗击疫情的人们带来了温暖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