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古代皇帝为什么喜欢吃窝边草?
在寻常百姓眼中,有些人所呈现的形象虽然看似让人信赖,但在特定的情境中却也会展现出不一样的面貌。这些看似再正常不过的人,其实也有自己的小癖好,比如喜欢品味自家周边的花草。有的皇者对此情有独钟,如果用文言来形容,便是他们偏爱那些成熟的女性。历史上,五帝之一的大舜,在未登上帝位前,他的老爹对他的能力有所误解,曾多次试图对他加害,想要让他弟弟象独享家业。虽然老父设下重重陷阱,却始终未能如愿。于是他又想出了一计。
一日,他召来舜,以家中的井需要清理为由,试图诱其下井。对于孝顺的舜来说,面对父亲的请求,他毫无犹豫,换上雨具,准备下井。当舜的身影消失在井口时,他的父亲和弟弟以为计谋得逞,开始往井里扔石头和土块。这就是成语“落井下石”背后的故事。成功堵死了这口井后,象和他的父亲相视而笑,心中确信舜已命丧黄泉。随后象向他的父亲表示,他的两个嫂子即将成为他的了。
相传在舜年仅二十岁时,便因其孝行而声名远播。他能够在面对父母的虐待和迫害时坚守孝道,因此在青年时期就赢得了人们的赞誉。十年过去,尧帝向四方诸侯征询继任人选时,舜的孝名和贤能便被推荐了出来。
除了以孝行著称之外,舜的治国策略同样令人称道。他采取了一种独特的方式——“象以典刑,流宥五刑”,即在器物上刻画五种刑罚的形状以起到警示作用。他采用流放的方式替代残酷的肉刑,展示出了他的宽大与仁慈。对于那些顽固不化、拒不悔改的罪犯,舜同样会施以严厉的惩罚。据传他将一些罪人分别流放到幽州、崇山、三危等地,对于那些治水无功的人更是毫不留情。这些坏人的得到应有的惩处后,天下的百姓都为之庆幸。
舜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他的孝心和治国智慧,同时也揭示了一个道理:真正的贤能之士不会因为一时的困境而屈服,他们始终坚守自己的道义和原则,最终赢得人们的尊重和敬仰。这样的故事不仅令人动容,更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