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芳跟随刘备长达二十年之久 糜芳最后为何选择
今天,奇秘网带来了一篇关于糜芳兄弟与刘备、关羽之间纠葛的文章。糜芳及其兄长,在早期对刘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身为国舅爷的糜芳,本应是权势显赫,但因被安排到荆州与关羽共事,时常受到打压,心中难免产生怨气。最终,在复杂情势的逼迫下,糜芳选择了投降东吴。
糜芳家族世代经商,积累了巨额财富,到糜芳这一代,家中奴仆过万,财产丰厚。其兄糜竺曾在徐州牧手下为官。陶谦三让徐州之时,临死前将徐州牧的位置交给了刘备。为了拉拢糜竺兄弟,刘备推荐糜竺担任赢郡太守,糜芳为彭城相。
曹操也曾因贪图糜家财富而接触糜芳兄弟,但他们心向刘备,不理会曹操,全力支持刘备。在刘备最困难的时期,糜竺、糜芳倾尽全力相助,甚至将家里两千奴仆交给刘备作为兵员,金银财物作为军费。他们的妹妹更是嫁给了刘备,成为其得力后盾。可以说,糜竺、糜芳的鼎力相助,为刘备的再次振作和后来的霸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刘备占据益州后,糜芳的日子并不好过。他与关羽的关系紧张,在荆州共事时矛盾重重。关羽的骄傲和轻视让糜芳这位国舅爷颜面扫地。更糟糕的是,当关羽出兵攻打樊城时,糜芳心中的怨气终于爆发。因为营中失火,导致军器粮草损失惨重,关羽愤怒至极,对糜芳和傅士仁动了斩首之念。虽然最终饶了他们性命,但关羽的狠话让糜芳颜面尽失。
后来,吕蒙白衣渡江奇袭荆州,糜芳在傅士仁的劝降下最终投降东吴。这一决定一方面是因和关羽的不和及受气导致心生怨气,另一方面也是形势所迫。糜芳明白,与关羽的关系使得自己早晚难逃一死,无奈之下只好背叛刘备。
糜芳的投降之路充满了无奈与挣扎。他与刘备的亲戚关系、在刘备事业中的巨大投资以及内心的忠诚幻想,都在形势的压力下土崩瓦解。最终,糜芳在关羽的逼迫和东吴的诱惑下,做出了背叛刘备的决定。这段历史不仅展现了糜芳个人的挣扎与无奈,也揭示了权力斗争下人性的复杂与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