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被俘有人倡议迁都 太监当廷骂了五个字

世界之最 2025-07-23 16:16www.178959.com奇闻奇事

正统十四年,风云变幻,历史面临巨大转折。明英宗朱祁镇在七月,不顾群臣反对,毅然率领数十万大军出征瓦剌。战事不利,屡遭挫败,最终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八月十五日,明英宗被俘,随行的一百多名大臣也惨遭不幸。

消息传来,京师震动,举国哗然。人心惶惶之中,郕王受命居守京城,然而他对此不知所措,于是召集众臣商议对策。这时,侍讲徐珵挺身而出,提出迁都南京以避灾祸。他的观点立刻引发众人热议。

兵部左侍郎厉声反对南迁,斩钉截铁地说道:“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这番话表明了坚决保卫京师的决心,以及对逃跑主义者的不屑和愤恨。其实,在这关键时刻,还有一个太监兴安,也表达了几乎相同的声音,对于坚守北京、抗击瓦剌的爱国主张予以声援。

兴安生于洪武二十二年,早年入宫。在“土木堡之变”中,王振死于乱军之中,兴安成为了地位仅次于金英的太监。当郕王召集众臣商议国事时,兴安也在场。据《明史·宦官列传》记载,当徐珵提出迁都时,兴安严厉斥责他,并大言不惭地表示:“敢言迁者斩!”其口气强硬,震撼全场。

兴安的怒斥严重打击了徐珵,使他此后再也不敢轻易发表意见。兴安的举动让人敬佩,他虽然是太监,但却是个有廉操的正直之人。当年九月初六日,郕王即位,成为明代宗,年号景泰。他对兴安非常信任,视其为心腹。在景泰朝期间,兴安积极维护于谦,甚至在明代宗面前处处维护他。当于谦因过于正直得罪不少人时,兴安始终站在他一边,为他说话。

当明英宗归国时,兴安表示欢迎;在明英宗被软禁南宫后,兴安也悄悄地给予了一些帮助。但明英宗复辟后,开始疯狂清算报复,特别是对他身边之人恨之入骨。兴安虽然幸免于难,但在天顺三年去世,享年七十一岁。他生前信佛,临终时留下遗言,希望将自己的尸骨化为灰烬。他那怒斥徐珵的五个字“敢言迁者斩!”却永载史册,成为他永恒的印记。

Copyright © 2019-2025 www.178959.com 奇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奇闻奇事,奇闻怪谈,奇秀网,奇闻异事,灵异事件,未解之谜,猎奇八卦,历史解密,科学探索,奇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