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武将有多嚣张跋扈?敢随意顶撞大臣

世界之最 2025-07-25 02:52www.178959.com奇闻奇事

乱世武将崛起,文臣失势

昔日,一位武将凭借陈桥兵变,夺取了孤儿寡母的天下。他深知前朝军阀混战的教训,因此有宋一朝均大力推行以文制武的策略。在这一时期,文臣的地位显赫,武将相对黯然失色,军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也变得较低。历史总是充满了变数。

到了洪武时期,尽管文臣武将都经历了洗礼,武将地位仍略显尴尬。随着王朝的稳定,后继的帝王们再次借鉴宋朝的经验,继续实施以文制武的策略。那时,同级别的文臣地位明显高于武将,甚至三四品的文臣也能领导一品的武将,武将的地位可见一斑。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形势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转变。在崇祯末年,随着皇帝的离世,形势出现了微妙的扭转。这一转变竟然是由一位文臣引发的,他意外地将文臣的地位拱手让与了武将。

崇祯皇帝自尽后,南京的首席大臣主持拥立新君的大计。史可法在此关键时刻犯了一个错误,他反对立福王,导致朱由崧依靠军阀的力量入京继位。这些原本不起眼的军阀如高杰、刘良佐等人因此获得了所谓的“拥立”之功。

这些人在崇祯朝只是一省的总兵,兵马不多,战绩也不显著。但在那个乱世,“时无英雄”,这些原本不入流的武将们一跃成为帝国的中坚力量。他们自恃有功,逐渐变得跋扈起来。

福王继位后,史可法试图通过设立江北四镇并沿袭“以文制武”的策略来维护秩序。这些跋扈的武将们并不把史可法放在眼里。史可法在谈话中经常引用皇帝的“圣旨”,但高杰等武将并不以为然。他们回想起皇帝曾经落魄的样子,现在却要对他们吆三喝四,自然心生不满。

其中,黄得功的表现更为嚣张。他曾因觉得圣旨不合心意,而公然掀起供奉的香案,对着使者大吼。这种行为在古代是大逆不道的,几乎任何一位正常的皇帝都会严惩不贷。此时的明朝已经失去了威信,无法有效制约这些跋扈的武将。

史可法在拥立问题上的失误,导致了南明初期军人的跋扈局面,以文制武的策略失效,武将失控,也使得之后的抗清形势更加严峻。这个乱世之中,武将的崛起和文臣的失势,构成了历史舞台上的一出悲剧。

Copyright © 2019-2025 www.178959.com 奇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奇闻奇事,奇闻怪谈,奇秀网,奇闻异事,灵异事件,未解之谜,猎奇八卦,历史解密,科学探索,奇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