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极洲的13个事实 哪一项与中国有关?
南极,一片充满神秘与的大陆,宛如一块未被完全雕琢的宝石镶嵌在地球的南端。这里被冰覆盖的地方占据了99%,仿佛大地的银装素裹。
在南极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惊人的记录。其中,沃斯托克站所记录下来的零下89.2摄氏度的极端低温,令人叹为观止。这座由苏联建立的科考站见证了人类对南极大陆的初步与征服。
南极并非一直都是寒冷至极的。大约5300万年前,南极洲的气候温暖如春,温度甚至高达约20摄氏度。时间的巨轮让这片大陆经历了沧桑巨变,成为了今日的面貌。
横贯南极山脉,这座地球上最长的山脉之一,将南极东西分隔开来。山脉的巍峨壮丽,犹如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吸引着无数者的目光。不仅如此,南极还拥有独特的顶级域名“.aq”,这是其独特身份的象征。从技术的角度看,南极包含了地球上所有的时区,但为了科考工作的便利,人们一般采用新西兰的时区作为标准时间。
淡水资源丰富是南极的另一大特色。这里拥有地球上70%的淡水资源,这片大陆却未曾有过雨的洗礼。尽管如此,南极的冰川与冰层却是科学家们争相研究的对象,如何合理开发与利用这一巨大的资源是全球面临的重要课题。
说到南极的科考站,不得不提麦克默多站,这座由美国人在1956年建立的科考站。它的规模庞大,甚至在1962年还建立了核电站。与此南极也有自己的消防队,以保障众多科考站的安全运行。
尽管人类对南极的向往与历史悠久,但真正踏上这片土地却是近一个世纪以前的事。挪威家罗尔德·阿蒙森于1911年成为第一个踏上南极的人。南极的沃尔纳德斯基站拥有一个独特的酒吧——世界上最南端的酒吧,为者们提供了一个别样的休憩场所。也少不了提及中国的长城站——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自中国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赴南极建立长城站以来,中国对南极的与研究便逐渐崭露头角。当“长城” 1号和“长城”2号两艘登陆艇载着考察队员登上菲尔德斯半岛南部时,中国五星红旗的升起象征着中国在南极的足迹与贡献。那一刻起,中国不仅参与了南极的考察与研究工作,更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