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用了什么材料铸成十二金人?铸十二金人
十二金人的神秘起源与秦始皇的深谋远虑
今天风趣网小编带大家探索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历史话题——十二金人。让我们一起回溯历史长河,了解这背后隐藏的秦始皇的深谋远虑。
相传,十二金人是秦始皇后为防止人民反抗,尽收天下之兵所铸成的十二个铜人像。关于它们的由来,众说纷纭。有的传说它们是秦始皇为防止金属流通而收集天下金属所铸,也有的说是秦皇用大禹九鼎熔铸而成。
这些铜人的重量,史料中给出了几种不同的数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数字呢?其实这些都是估计数字,因为铜人体型不一,重量自然也不一。铜人的高度同样存在多种说法。秦始皇为何要铸造如此巨大的铜人?围绕这个问题,人们提出了多种看法。
有人认为秦始皇在统一全国后,思考的是如何长治久安的问题。收缴流散在民间的兵器,铸造铜人,是出于政治上的安定考虑。但也有学者认为,秦始皇销毁兵器、铸造铜人,是为了表明今后不再使用青铜作为主要作战武器。不过这种说法也存在疑点,因为铁制兵器在秦始皇统一之前就已出现,但普及是在秦统一后才开始的。在当时制铁水平下,短时间内大量更换兵器似乎不太可能。
最让人信服的说法是秦始皇这一举措有两方面目的:一是为了夸耀武功、粉饰太平;二是为了防止人民反抗。实际上,秦统一后采取了多项措施防止人民反抗,其中收缴天下兵器是其中之一。秦始皇铸铜人的做法与春秋时期的季武子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将兵器收缴并以此为纪念。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可以看出秦始皇意图通过此举实现太平无事。他宣布大捷,举国同庆这一伟大胜利,表现出的情绪与铜人、钟鐻象征的吉祥、天下太平之意相吻合。秦始皇巡游各地的刻辞也是夸耀武功、粉饰太平之语。十二金人不只是简单的铜人,它们更是历史的见证者、秦朝的守护者以及秦始皇深谋远虑的象征。这些巨大的铜人不仅是秦始皇时代的产物,更是中华民族深厚历史文化的见证者。它们静静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让人不禁对古人的智慧和勇气心生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