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期当和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除了能喝酒
宋朝和尚的真实生活:享受与约束并存
一直以来,和尚的生活都令人好奇。今天,跟随风趣网小编的步伐,让我们深入了解宋朝和尚的真实生活,揭开他们的神秘面纱。
在宋朝,和尚的生活可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清苦。大相国寺有位名叫惠明的和尚,不仅擅长烹饪,尤其是烤猪肉更是一绝,他一顿就能吃掉五斤猪肉。他在烧朱院开设了一家烧烤店,其中以“烧猪头肉”最为出名,吸引了众多食客前来品尝,以至于“烧朱院”后来都被戏称为“烧猪院”。
除了日常的佛事活动,宋朝的寺院还会对外出租房间,甚至有的官员还会选择在这些寺庙里聚饮。据记载,在当时的开封,寺庙里的和尚携妓饮酒的现象并不罕见,方丈也不会过多责怪。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宋朝的和尚不仅可以喝酒吃肉,甚至可以娶妻生子。在岭南地区,经商的僧人往往致富后成家立业,许多妇女也愿意嫁给这些僧人。这种风俗在当时被称为“梵嫂”,虽然带有一些讽刺的意味,但足以说明当时和尚生活的真实情况。
那么,为什么宋朝会出现和尚娶妻生子的现象呢?一方面,佛教在宋朝逐渐世俗化,人们认为心即是佛,无需专门修炼。另一方面,宋朝对佛教采取宽容扶植政策,并推崇。宋朝的和尚富有,拥有田产、经商、放高利贷等收入,也吸引了世俗女子愿意嫁给和尚。
宋朝的和尚生活也并非全然自由。虽然法律允许他们喝酒吃肉、娶妻生子,但执行中仍遇到很大的困难。为控制僧人的数量,朝廷会通过各种方式加以管理。想出家的人必须获得官府颁发的度牒才算正式出家。度牒详细记录了僧尼的各种信息,并且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在宋朝,一份度牒的价格相当昂贵,甚至大文豪苏轼都曾经通过出售度牒来筹集资金修缮房屋。
没钱购买度牒的人要想出家并不容易。他们必须先成为行者,在寺院里做各种杂役,经过官方甄别和考试合格后,才能获得度牒成为正式僧人。而且,宋朝还规定在拥有一定僧众数量的地区才能剃度一人,进一步限制了出家人的数量。
尽管宋朝的和尚享受着各种福利,如免地税、徭役等,但他们的出家生活也并非完全惬意。毕竟,如果和尚过于沉迷于世俗生活,如何能够专心弘扬佛法、坚守修行之路呢?
宋朝的和尚生活充满了享受与约束。他们在追求自身幸福的也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和约束。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既令人好奇又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