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山人海刷新审查尺度 导演:自我阉割最可
陈建斌在《人山人海》中饰演了一位千里追凶的老铁,展现了一个冷静写实的影片风格。这部电影深入探讨了社会黑暗角落,包括黑煤窑等恐怖场景,引发了广泛关注。
电影《人山人海》的故事让人震惊。在一场血腥的开场后,观众本以为会有一个英勇的追凶过程,然而结局却让人失望。前晚在广州的超前点映场上,观众对影片的结局反响强烈,有人无法接受其“大团圆结局”。影片主创团队坚持影片的真实性,强调其并非为了迎合审查制度而修改结局。导演蔡尚君直言:“中国电影最可怕的其实是‘自我阉割’。”
影片的开场便冷酷至极,一辆摩托车引发的血案让人胆寒。警察到达现场后,认定这是一起普通的抢车案。当凶手被查出来后,却已经逃之夭夭。观众对此感到震惊和愤怒,质疑影片的冷酷无情。主创团队却认为这是一种冷静和客观的表现,他们力求影片的风格干净直接,避免过度猎奇,追求真实。
电影中的角色老铁是一位被抛弃的情人,也抛弃了儿子的形象。他在追凶过程中遭遇了一系列挫折和困境。观众质疑他作为正面人物缺乏正能量。蔡尚君导演解释说,影片中的好人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责任和担当。老铁是一个失败者,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凶手和追凶者的内心历程其实是一样的。主创团队追求的不是人物的传奇性,而是代表性。他们试图展现一种普遍状态,如顾小白所言:“在我的家乡,很多人出去打工就再也不回来了。”冷漠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影片中的场景极其恐怖和残酷。重庆的棚户区和黑煤窑等场景让人触目惊心。观众质疑这些场景是艺术创作还是真实存在。主创团队坚定地表示,这些场景都是基于真实情况创作的。他们走访了西南大大小小的煤窑,普遍条件很差。顾小白说:“虽然很多剧情跟真实案例有出入,但场景基本没有改变。”蔡尚君导演也强调了影片的真实性,他们希望通过影片展现社会黑暗角落的真实面貌。电影《人山人海》深入挖掘了社会的黑暗角落,展现了人性的冷酷和残酷。它不仅引发了观众的思考和讨论,也对中国电影的审查制度提出了挑战。这部电影让人们重新审视现实社会中的冷漠和残酷现象,并引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这部电影展示了社会的残酷真相和人性的黑暗面同时也揭示了一种普遍状态和社会问题也促使人们去思考社会问题并激发人们对正义的追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