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扫地机器人究竟功能如何- 边角除尘能力 为14.5%
智能扫地机器人:功能实测与
随着智能家居的普及,智能扫地机器人已成为众多家庭地面清洁的得力助手。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品牌和型号,消费者在选择时往往会感到困惑。最近,市消保委对本市销售的智能扫地机器人进行了实地测试,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些产品的真实性能。
一、清洁能力
智能扫地机器人的首要任务是清洁地面,因此其清洁能力至关重要。在本次测试中,我们发现边角的清洁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器人的辅助清洁能力。尽管大多数智能扫地机器人在硬地板上的除尘能力表现良好,但在边角清洁方面,不同产品之间的差异显著。一些宣传中声称能“沿边清扫,连墙边都不放过”的产品,在实际测试中并未表现出色。
二、规划能力
智能扫地机器人的规划能力是衡量其智能水平的重要标准。一个好的规划能力可以确保机器人避免重复清洁,并覆盖到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尽管许多扫地机器人宣称采用了智能导航,可以自动记忆路线,但测试结果并非如此。一些机器人在遇到桌、椅或家电等障碍物时,无法深入清洁其下方或后方。
三、蓄电能力
对于智能扫地机器人来说,充满电后能够清洁的面积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尽管一些产品宣称“续航2小时,最大清扫面积200平方米大户型”,但在实际测试中,没有一款产品能在单次充电后有效清洁100平方米以上的面积,更不用说200平方米的大户型了。
四、行走能力
除了上述性能外,智能扫地机器人在台阶上的表现也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测试结果显示,有4件样品在台阶上出现卡死的情况,这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时需要注意机器人的行走能力。
智能扫地机器人在清洁方面表现出一定的能力,但在选择产品时,消费者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测试结果来做出判断。建议消费者在选择智能扫地机器人时,关注其清洁能力、规划能力、蓄电能力和行走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并尽量选择经过实际测试、性能稳定的产品。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智能扫地机器人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消费者应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在本次测试中,一些产品表现出色,如ILIFE和米家的扫地机器人,其单次充电有效清洁面积较大;而另一些产品在某些方面仍有待提升,如蓄电能力和行走能力。希望厂商能够重视消费者的需求,不断提升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