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地震专家动员多方面力量 妥善安置孤老截瘫
新华网石家庄5月20日电(记者李俊义)——在面临地震灾难时,无论是唐山还是汶川,都不可避免地使一些孩子失去父母,老人失去儿女,甚至导致许多人截瘫。对于唐山而言,地震专家表示,综合过去的经验,针对这些因地震造成严重伤害的人们,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妥善安置他们。
对于失去父母的孤儿们,唐山市采取了国家、集体、个人共同承担的策略。在石家庄和邢台市建立了两所孤儿学校,专门为地震孤儿提供庇护。这些学校的工作人员都是从各学校、幼儿园中选拔出的模范工作者和优秀教师。学校设施完善,包括哺乳室、幼儿班、学前班以及各年级的小学、初中和高中班级。孤儿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均优于一般少年儿童。关于生活费来源,一方面,如果孤儿的父母生前有单位,则由单位从遗属补助费中支付;另一方面,如果父母不详或生前无工作单位,则由民政部门负责。
针对失去子女的孤老们,唐山市也进行了详细的安置计划。全市共有1850名孤老,主要分为三种情况进行安置:有单位的震亡干部职工的父母,由单位发放遗属补助费,并根据生活自理能力选择供养方式;在市区设立敬老院进行集中供养;对于生活能够自理但本人不愿入院的孤老则进行分散供养。无论是城市还是郊区和农村,孤老们都得到了妥善的照顾。
对于那些因地震造成截瘫的人员,唐山市也进行了全面的安置计划。全市共有3817人因地震造成截瘫。采取国家、集体和个人结合,分散与集中结合的原则进行安置。一方面,在市区和各县设立截瘫疗养院,专门安置无单位可归或家中无条件疗养的截瘫伤员。这些疗养院的经费由全额拨款,包括医疗器械、药费及其他设备费用。另一方面,动员大厂矿等单位进行安置。对于有条件的截瘫伤员,可以选择在自家或亲属家进行疗养,会提供相应的救济。各疗养院也在不断探索和研究截瘫病人的常见病症的治疗方法,如褥疮、泌尿系统感染合并症等。为了帮助截瘫伤员恢复职业能力,各疗养院也积极组织他们参与修理、刺绣、编织等生产项目。而那些选择分散疗养的截瘫伤员也多数开始了个体经营,国家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他们一定的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