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皇宫里的妃子们是如何上厕所的?
在游历古都北京之际,你是否曾对一处细节感到好奇:那辉煌的皇宫,竟难觅厕所的踪迹。
提及古代皇宫,人们往往会陷入一个误区,以为其内部并未设有厕所。实际上,清帝为了皇家的便利,曾特意建造了三间厕所。它们的位置分别位于乾隆母亲崇庆皇寝宫附近、皇太后观戏的场所附近,以及清帝自己的书房附近。这些厕所并未设有茅坑,其设计充满了皇家的独特考虑。
追溯至袁世凯称帝时期,他在新华门外修建了一间厕所。这一举措背后的风水信仰是为了破解家族男性寿命不过52岁的宿命。这并未真正解决皇宫内部的厕所问题。皇宫后院动辄上千佳丽,传闻中后宫佳丽更是上万,那么在没有现代马桶的年代,她们是如何解决如厕问题的呢?总不能让她们长时间忍受不便吧。
如果你对清宫电影有所了解,便会知道宫中有一个特殊的职业——倒夜香。他们的职责是收集宫廷内的粪便,然后运出宫外进行处理。在古代,由于缺乏现代的水冲系统,皇宫为了保持宫殿内的清洁空气,避免秽气聚集,选择了不设立厕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宫中的妃子们使用一种被称为“恭桶”的便桶。这些恭桶根据妃子的身份地位,分为金、玉、瓷、木等不同档次。
皇后所使用的恭桶最为豪华。她的恭桶是由玉石雕刻而成,放置在专用的房间内,这间房间实际上就是皇宫中的厕所。恭桶内会放置一些芳香物,如花茶、大枣等,以掩盖不愉快的气味。慈禧太后在如厕后,会有专人用香灰覆盖污秽物,甚至还会有一个口含水的宫女,在慈禧方便后喷一下便桶,以确保清洁。
第二天早上,宫女们会将使用过的恭桶及其内的污秽物交给倒香人进行处理。相比之下,嫔妃们就没有这么高级了。她们通常十几或二十几人共用一间房间,各自使用自己的恭桶。虽然上厕所的流程与慈禧相似,但缺少了旁边伺候的含水宫女。这就像慈禧使用的是私人厕所,而嫔妃们使用的是公共厕所。
你是否还记得电视剧《王朝》中的容妃?她因废太子之事触怒了康熙,被罚去刷恭桶。这在宫中是一项既肮脏又低贱的工作。通过这一角色,我们不难想象古代皇宫中的生活细节和宫廷生活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