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有十八路反王,为什么是李渊夺得了天下呢
在公元604年,政权动荡,君主以暴力手段夺取权力,对外穷兵黩武,战事连连,对内则大兴土木,修建城堡,开凿大运河,致使民不聊生。山东、河南等地洪水泛滥,淹没了四十余郡,官府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历史记载,“大河之北,千里无烟;江淮之间,荒草丛生”,农民起义如燎原之火,在全国各地蔓延。
在这乱世之中,为何是李渊获得了天下?
一、家族背景
李渊出身于西凉开国君王的后裔,家族显赫。他的祖父李虎是八柱国之四,父亲李昞是柱国大元帅,袭封唐国公。在姨母的庇护下,李渊的仕途一帆风顺,最终担任太原市太守。正所谓“王侯将相,有种乎”,李渊的家族背景为他日后的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未雨绸缪
自615年起,李渊任山西省河东慰抚使者,他率兵平定农民起义军,镇压过程中收纳降将,不断扩大自己的实力。李渊以宽广的胸怀结纳英雄豪杰,广揽贤能。从中后期的元勋名册中可见其麾下英才辈出,为他的事业助力良多。
三、占据地利
在隋朝时期,太原是“天下之精兵处”,军需物资储备丰富。李渊被任命为太原留守后,喜出望外,凭借太原的物资储备,他已占据地利之优。
四、天赐良机
李渊家族是当时的大家族之一,他们为了维护家族利益,常常进行内部联姻。当时杨坚能够轻易获得天下,正是因为得到了家族的支持。李渊作为关陇集团的代表,得到了集团的支持和协助。在农民起义如火如荼之际,关陇集团为李渊提供了军队和资金的支持。
五、把握时机
公元616年,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全国范围内已呈燎原之势。然而李渊却按兵不动,坐观虎斗,待时机成熟后一举起事。当农民起义已基本上摧毁了隋皇朝的统治力量时,各大军阀相互争斗,实力大损。李渊趁此良机,于公元617年杀掉太原副留守王威、高君雅,在晋阳宣布起事。他的举动得到了百姓的拥护和支持,最终成就了一番伟业。
李渊能够获得天下,不仅得益于他的家族背景、个人才能和胆识,还因为他善于把握时机、未雨绸缪、占据地利。在乱世之中,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最终成就了一番辉煌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