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权利那么大,为何会被轻盈处死呢

天下奇闻 2025-07-07 16:57www.178959.com奇闻奇事

在娱乐圈最为辉煌的时期,名将卫青曾受到其麾下得力干将苏建的劝诫。苏建建议卫青效仿前人,招揽更多的士人,多多举荐贤能之才。卫青却持有清醒的认识,他认为,自从魏其侯与武安侯广纳贤才之后,皇权的敏感点便被触动,这种做法反而成为皇帝的忌讳。卫青的这番话,透露出他对权力游戏的深刻理解和对自身处境的清醒认识。

卫青的崛起并非仅仅依靠皇后卫子夫的庇护,他的彪悍战功才是他得以升迁的真正原因。《汉书》记载,卫青七战七捷,对匈奴斩首逾五万,战果辉煌。他的功绩不仅在战场上有目共睹,更是将农耕民族的战斗力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军事家对其评价极高,称“战法革新破匈奴,卫青始”。

这位大权在握的大司马大将军却以惕厉自守的态度行事。他出征归来,不仅将赏金分半给皇帝宠妃的父母,更在处理军中事务时表现出高度的谨慎。即使在有权处置犯法的下属时,他也选择将犯人交还朝廷处理,明示自己不敢养士。这种自敛的行为被司马光描述为“以和柔自媚于上”。

武帝对卫青的打压和培植并存。在元狩四年的出征中,霍去病享有优先选配将士的权利,而卫青只能接受剩下的士兵。武帝有意让霍去病承担重大任务,而卫青虽然打了胜仗,但似乎永远无法获得与霍去病同等的待遇。这种明显的差别待遇导致卫青的朋友和门生纷纷转向霍去病,轻易获取官爵。

武帝对卫青的打压除了分权的原因外,似乎还与武帝的性格有关。卫青的谨慎和小心翼翼无法赢得武帝的青睐。对于性格恣意飞扬、狂放浪漫的武帝来说,与卫青的沟通似乎存在障碍。实际上,卫青的谨慎已经使他们的君臣关系转变为一种主奴关系。一些人对此感到不平,认为卫青虽位高权重,却像奴仆一样行事,而一些未能被任用的人反而更受尊重。

元狩六年,霍去病去世,卫青的出征也随之停止。此后,卫青的家庭接连遭受打击。他的长子以及其他两个儿子都失去了爵位。曾经的一门五侯,如今只剩下卫青独苗。这些打压或许是一局大棋,旨在削弱卫青的势力。

尽管卫青权势显赫,但他始终保持着谨慎的态度,试图自保并为家族留一条活路。面对汉武帝这样的强势君王,他的自保能否长久呢?这一切仍然充满变数。

Copyright © 2019-2025 www.178959.com 奇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奇闻奇事,奇闻怪谈,奇秀网,奇闻异事,灵异事件,未解之谜,猎奇八卦,历史解密,科学探索,奇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