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宫一号太空实验室预计三月底四月初返回地球
天宫一号,中国航天历程中的璀璨明珠,于2011年9月29日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这艘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的飞行器,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正式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
历经数次挑战与磨练,天宫一号于2011年11月3日凌晨成功对接神舟八号飞船,之后的2012年6月18日下午及2013年6月13日,又分别与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完成了交会对接任务。它的每一次跃动,都凝聚着中国航天科技人员的智慧与汗水。
直到2016年3月16日,天宫一号圆满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正式终止数据服务。如今,它整器结构依然完整,运行轨道仍在持续、密切跟踪监视之中。平均轨道高度约370公里,正以每天100米的速度衰减。预计将在2018年受控坠落,残骸将落入指定海域。
而根据欧洲空间局(ESA)的最新预测,这座中国的首个空间站——天宫一号太空实验室可能会在3月30日至4月2日期间坠入地球。科学家们虽然无法预测这个重达8.5吨的空间站将具体落在哪里,但他们预测,天宫一号的“小部分碎片有可能”穿越大气层并坠落地球。
当天宫一号从天垂直下坠并在大气层中烧毁时,将会呈现出一幅激烈燃烧的景象。这一切都是安全的,不会对地球表面造成威胁。作为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的诞生与坠落都是中国航天史上不可忽视的篇章。它的成功发射与最终陨落,不仅展现了中国航天的技术实力,更为我们迈向2020年空间站建设工作的目标铺平了道路。天宫一号在浩瀚宇宙中的壮丽征程中,完成了多项艰巨的任务。它在2011年11月、2012年6月和2013年6月,先后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飞船进行了精准的对接。每一次对接,都展现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高超技艺和不懈探索的精神。
而对于天宫一号即将重返地球这一重要时刻,国际机构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IADC)表示了高度关注。由NASA、ESA、JAXA、ISRO、KARI、Roscosmos和中国国家航天局等组织中的空间碎片专家和其他领域的专家组成的IADC,将利用这次机会进行一次重要的测试。他们将会全程监测天宫一号重返大气层的过程,以确保这一过程的顺利进行。这不仅是一次对天宫一号的考验,也是对人类航天技术的一次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