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秘史:唐朝哪位大臣将武则天送上皇帝的宝

天下奇闻 2025-07-21 08:48www.178959.com奇闻奇事

弘道元年(683年),高宗病危,考虑到太子尚缺乏处理国事的经验,高宗遗诏命信赖的宰相裴炎及两位侍郎辅佐太子登基,并在关键时刻授权给武则天处理紧急事务。裴炎的建议却为武则天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在高宗逝世、太子即位后的第二天,裴炎奏请一切政令都以太后武则天的名义发布,这使得武则天得以顺理成章地取得国事的处分权。

武则天的权力欲望日渐强烈,随着夫皇的逝世和遗诏的限制,她面临着权力流失的危机。裴炎的建言成为了她的救命稻草,她借此机会稳固了自己的国事决定权,以后太子正式受册继位,她却坚决不退还权力,使得历史走向发生了重大改变。

在高宗病重之际,武则天曾尝试策划一场夺权行动,其中包括将朝廷迁往洛阳。她的计划受到高宗病情的阻碍,无法得以实施。尽管如此,在永淳元年(682年)的一次关中饥荒中,武则天看到了机会。朝廷因洛阳粮食充足而前往洛阳就食已成惯例,于是高宗被迫宣布东幸洛阳。

在抵达洛阳后,武则天迅速展开第二步行动——重组宰相班子。她趁宰相团队成员留在长安辅佐太子之际,提拔了四个亲信为宰相。随后,她借李义琰违反礼制改葬父母之事,成功使他辞职。不久,崔知温病逝,使得宰相班子中只剩下少数后党成员。这一切都在武则天的计划之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与此高宗的病情也在持续恶化。武则天趁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逐步削弱其他势力,为篡夺大权铺平道路。她的计划是将朝廷从长安迁至洛阳,以掌控一切。因为长安是李唐旧势力的根基,武则天在那里会受到诸多掣肘。而洛阳则是她经营多年的根据地,只有在那里,她才能自如地掌控大权。

随着高宗病情的日益恶化,武则天的夺权行动愈发缜密。她充分利用身边的亲信和机会,逐步削弱反对派的力量,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她的每一步行动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和欲望,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困难。正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武则天展现出了她的智慧和决断力,逐步走向权力的巅峰。

Copyright © 2019-2025 www.178959.com 奇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奇闻奇事,奇闻怪谈,奇秀网,奇闻异事,灵异事件,未解之谜,猎奇八卦,历史解密,科学探索,奇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