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病患不治愈,
抗疫英雄张忠德的坚守与使命
夜色深沉,刚刚结束了一场海外治疗经验的线上分享会的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尚未从紧张的会议氛围中抽离,便投入到了新一轮的战斗准备中。这两日,关于中医治疗方案的多场交流会议让他忙碌不已。3月22日晚8点,刚结束会议的他还需为明日前往雷神山医院做准备。
这是张忠德的第二次出征武汉雷神山医院。早在3月20日,他带领的医疗队已经完成了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病区的救治任务,准备返程之际,他却选择留下来。和另外5名护士、7名医生一同,他决定继续留守武汉,与重症患者共战病魔。临行路上,看着大巴车前队员们陆续上车,56岁的张忠德内心波涛汹涌,泪水夺眶而出。那一刻,他感到压在心中的巨石终于落地。从广东出发时,他的承诺已然实现——让每一位队员平安回家。这份责任让他如释重负。
时间紧迫,张忠德不敢放松太久。他深知雷神山医院的C6病区仍有众多重症患者等待救治。为了这些病患,他们再次集结,支援前线。病区的医护工作量巨大,许多患者都处于危重状态。但张忠德并未因此气馁。他利用前期积累的救治经验,决定采取针药并用的“组合拳”,结合中医与西医的手段来救治病患。他说:“在一些病人身上,针灸与中药的结合效果立竿见影,不仅病情转好,情绪也能得到舒缓。”
主动请缨留下的张忠德深知这是医者的责任和良心所在。自1月24日赶赴武汉以来,他已经在一线坚守了两个多月。尽管救治流程化、防控和物资保障都到位了,压力相对减轻,但重症病人仍在,他不能松懈。他说:“尽管身体累,但每当看到病患消除痛苦,我就感到身为医生的巨大成就感。”这份使命感让他心不累,让他坚定地走在这条抗疫之路上。
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张忠德用他的行动诠释了一个医生的职责与担当。他的坚守与付出,不仅是对病患的负责,更是对医者良心的坚守。在这场战斗中,他展现了一名医生的职业精神和人道关怀,为抗疫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