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风水
什么是风水?
风水,简而言之,便是研究风与水,也即环境与宇宙间物质关系的学问。风水一词,自晋代流传至今,主要围绕“藏风聚气”来解读。这里的“风”,并非我们日常所理解的风,而是指充满生机的风,或者说“生气”。古代人们重视龙,龙动则生风,有龙便有生气。山峦的起伏如同龙的行踪,因此有山则有气;而水道的蜿蜒也似龙的游动,故有水就有气。《葬经》指出:“气随风动而散,遇水则止。古人懂得如何让气聚而不散,如何引导气使之停留,这就是风水。在风水的实践中,水的地位尤为重要,其次是藏风。”
风水,更广泛地讲,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环境美学、方位、磁场等多个领域。它通过对山峦、河流的形态和变化的研究,来寻找最佳的立穴和建宅之地。风水学融合了地理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气象学、环保学、民俗学等众多学科元素。
那么,为什么要研究风水呢?风水的核心目的是寻找一个能够使生气聚之不散、行之有止的地方来立宅建居,以期能够给居住者带来福祉,让他们安居乐业。因为人大部分时间都在自己的住宅里度过,住宅与人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不能不讲究风水。
风水实践的目的在于做风水,即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环境因素可控的范围内,尽量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风水的实践方法多样,但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环境元素来营造最佳的生活氛围。一块空地并没有吉凶之分,只有在空地上建立起建筑物,形成了具体的空间,才会有吉凶之别。一旦宅体建立,就会受到地球磁场、气场的影响。人们在建造宅舍时,需要格定坐向,选择合适的磁场,以达到趋吉避凶的效果。
我们的祖先通过大量实践,总结出了一套鉴别住宅吉凶的方法。风水学以地磁场为基础,研究人和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宇宙对人影响的综合学问。风水的关键在于乘气纳气,即如何承接合适的物理场为人所用。所有的风水方法都是教我们如何乘纳生旺气。风水是人们选择和处理居住环境的行为的核心。
风水包括形势和理气两部分。形势是指对住宅环境的可见范围进行分析,包括大小环境的自然与建筑因素以及室内外的布局装饰等;而理气则是对不可见的磁场、气场、人体场及宇宙背景能量辐射等进行综合堪测。二者相互关联,形势为体,理气为用。只有通过合理的形势与理气相结合,才能真正的理解和运用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