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被流放,母亲有情夫,拿破仑二世过着什么样的
在历史的洪流中,1814年的那个寒冷冬日,罗马王的命运如同飘摇的落叶。拿破仑曾抱着皇储站在杜伊勒里宫的庭院里,向忠诚的老近卫军宣誓,他将为儿子的皇位而战。历史的车轮无情地转动,反法同盟的军队逼近巴黎城下,战争的风云变幻莫测。
在这危机四伏的时刻,塔列朗暗中策划波旁王朝的复辟。他游说巴黎总督、西班牙国王约瑟夫,劝说着摄政的皇后玛丽·路易丝逃离巴黎。拿破仑在信中疾呼:“如果塔列朗劝说你们离开巴黎,那背后必定是阴谋重重。”历史的脚步不会因个人的意志而停歇。
一切都来得太快,太突然。那个年仅三岁的罗马王被抱离巴黎时,他的尖叫声回荡在空气中:“不要去朗布依埃!爸爸不在,我就是这里的主人!”他的声音充满了无助与不舍。
4月4日,拿破仑宣布退位,罗马王成为拿破仑二世。两天后,更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拿破仑及其子嗣宣布放弃法兰西帝位。根据《枫丹白露条约》,罗马王被封为帕尔马亲王,但忠诚的波拿巴分子仍然坚守地称他为罗马王或者拿破仑二世。
命运对这位幼小的罗马王并不仁慈。仅仅在一个月后的4月23日,他被送往外婆的国度奥地利,自此再也没有回到法国的土地。
时间流转到1815年,拿破仑再次回到巴黎。此刻的他已不再拥有昔日的荣光,但他仍然对欧洲各国君王抱有希望。他写信给他们,承诺不再追求欧洲霸主的地位,只期望能将皇位传承给子孙。他还写信给在奥地利的妻子玛丽·路易丝,盼望她带着儿子回到自己身边。历史并没有因为他的恳求而改变轨迹。
玛丽·路易丝已经有了自己的情夫,在拿破仑登陆之后更是在各国君主对拿破仑的判决书上签字。这道判决书如同冰冷的风霜,宣告了拿破仑在法律上的无权地位。而四年前玛丽·路易丝难产时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那时拿破仑坚定选择保大人的决定如今成了她对拿破仑的决绝回应。历史的车轮仍在向前滚动,留下的是无数英雄的悲欢离合和历史的沧桑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