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网络霸凌:碎片化阅读与乌合之众
玖月晞,这位《少年的你》的原著作者,在11月4日发表了一篇超过两千字的微博长文,针对融梗质疑做出了回应。她在文中自比剧中的角色陈念,感慨道:“虽无小北在身边,但我独自面对。”
陈念和小北是《少年的你》中的两位主角,剧中陈念遭受了校园霸凌,而小北是她的守护者。而玖月晞在现实生活中也遭受了网络霸凌,她在声明中坦言:“网络上的言语攻击我都看到了,希望大家能理性表达观点,因为伤害和攻击并不能解决问题。”
关于玖月晞是否存在融梗行为,业内争议不断,尚无定论。但她的这次回应,无疑为我们观察网络霸凌现象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样本。
长文发布后,网友的评论却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其中不乏“看完觉得啥也没说”、“辣鸡滚啊”、“抄袭天后”等尖锐评论。更有甚者指责她的声明是抄袭的。比如,玖月晞在长文中写到的“浩瀚宇宙,我虽是一粒尘埃,却也不孤独”,被指涉嫌抄袭现代诗《一粒红尘》中的句子。
有网文作者认为,“宇宙”和“尘埃”只是比较常见的比喻,网友的反抄袭有些过度。这种过度狂欢本身,其实也是一种网络霸凌。通过百度搜索可见,宇宙和尘埃的相关比喻结果超过300万条,有人认为“如果用了相同的词也算抄袭,那么互联网上就没有原创文章了”。
在此次风波中,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玖月晞在长文中提到,“现在的融梗鉴定行为已经演变成一种碎尸式、扩大化的反抄袭。一行描述、一句话、一段概括,全都可以被拿来当作一个‘梗’来批判。”
有中立网友表示,很多人甚至都没有看过原著和相似作品,就可以摘选出符合批判要求的“梗”,站在道德制高点进行网络霸凌。
学者指出,网民陷入暴力状态的原因可以分为客观环境、主观层面和心理学层面。互联网降低了表达观点的门槛,也为表达观点的人带上面具,增加了施暴的空间。现实生活的高压让部分人将压力转嫁于陌生人身上,网络暴民将批评的边界扩大到了人身伤害的级别。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时,往往会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这是碎片化阅读带来的后遗症,或许也将成为互联网的顽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