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谦继位天皇后,发生了橘奈良麻吕之变
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孝谦天皇,一个政治敏感且成熟的女性统治者,于749年7月2日登上了日本的天皇宝座。那时,她年仅32岁,由于她的皇母所生的儿子基亲王夭折,而另一皇室血脉的弟弟安积亲王亦英年早逝,孝谦成为皇位无可争议的人选。
孝谦天皇的继位得到了光明皇后和藤原仲麻吕的坚定支持,朝廷重臣以及皇族中的大多数人也表示赞同。她的执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统治初期,她便面临了册立皇太子的重要问题。由于孝谦自身遵守独身决定,未来的皇位继承问题成为了皇族和重臣们关注的焦点。
在圣武太上皇病重期间,指定了道祖王作为孝谦天皇的皇太子。随着太上皇的逝世和朝廷内部权力格局的变化,关于谁将成为皇太子的问题再次引发争议。光明皇太后和孝谦天皇对道祖王的表现并不满意,特别是在太上皇丧事期间,他的行为更加引起了藤原仲麻吕的反对。与此藤原仲麻吕强烈推荐大炊王为皇太子,因其子藤原真从已逝,他视大炊王如亲子。
在藤原仲麻吕的精心策划和光明皇太后的支持下,孝谦天皇于757年4月4日册立大炊王为皇太子。这一决定使得藤原仲麻吕的权力地位进一步提升。他的专断和跋扈行为引发了一部分亲王和大臣的不满。其中,桔奈良麻吕和另一位豪门子弟大伴古麻吕更是积极策划一场政变。
桔奈良麻吕,身为桔诸兄的长子,一直与藤原仲麻吕不和。他出身名门,从小就频繁出入宫廷,对于朝廷权力斗争有着深刻的理解。早在孝谦登基之前,他就曾劝谏圣武天皇不要过于宠信藤原南家的人。而在757年5月,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大臣以及亲王策划政变时,桔奈良麻吕已经担任参议、左大辨等重要职务。他们的计划被另一位人物积极响应——那就是出身豪门的大伴古麻吕。他曾多次赴唐交流学习,对于外部世界的理解使他更加明白权力的重要性。他和桔奈良麻吕等人共同谋划,企图在7月份通过军事手段推翻孝谦天皇政权。
在这个充满权力斗争和宫廷阴谋的背景下,孝谦天皇必须展现出更加卓越的领导能力和政治智慧,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和危机。她的决定不仅关乎日本皇室的未来,也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命运和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