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时评:莫让“驰名双标”毁了“驰名商标”
中新时评:警惕“驰名双标”侵蚀“驰名商标”
中新社北京报道,近日百年大报《纽约时报》因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的“双标”行为引发广泛关注。这一事件提醒我们,必须警惕某些媒体和政客以双重标准抹黑中国的行为,以免让他们的“驰名双标”侵蚀了真正的“驰名商标”。
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纽约时报》的言论和行为一直备受关注。在同一天发布的两条推文中,该报对中国和意大利的封城措施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这种明显的双重标准引起了众多网友的质疑和批评。网友们纷纷留言称,这种双标报道已经见怪不怪,无论中国做得再好,总会有西方媒体轮流攻击。
不可否认,《纽约时报》等媒体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体和影响力,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当这些媒体以“上帝视角”居高临下指点江山时,却往往忽略了自身的客观公正和理性平衡。他们口中的“客观公正”往往变成了双重标准,以抹黑中国为主要目的。
事实上,不仅仅是《纽约时报》,许多西方媒体和政客都热衷于使用双重标准。他们无视中国在抗击疫情中的努力和牺牲,无视中国在全球化时代为世界作出的贡献,反而以各种方式抹黑中国。这种“双标”操作已经引起了广泛的质疑和批评。
西方媒体的双重标准行为背后隐藏着一种陈腐的世界观,包括西方文明优越论、大国宿命论和意识形态二元对立等。这些观念导致他们无法客观地看待中国的发展和成就,也无法理性地应对全球性问题。
国际社会对各种抹黑中国的言论总体保持警惕。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多次肯定中国的抗疫举措和成效。多国各界人士对中国的公开透明与科学抗疫表示赞赏,并对中国分享抗疫经验表示感谢。这说明大多数国家都明白,病毒不讲政治,抗疫不分国界。国际社会应该形成共识,让科学与理性、团结与合作主导全球抗疫,而不是让双标随着疫情在全球大流行。
我们应该保持警惕,不让某些媒体和政客的“驰名双标”侵蚀了真正的“驰名商标”。我们应该以客观公正的态度看待各国在抗击疫情中的努力和贡献,尊重各国的主权和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国际合作和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局面。同时我们也要鼓励和支持那些坚持客观公正报道的媒体和人士为传播真实信息和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做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