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普华永道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张礼卿:中国经济要严防二次“感冒
中新社北京报道,针对当前新冠肺炎的严峻形势,普华永道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张礼卿接受了中新社记者的专访。他强调,虽然中国国内疫情防控形势逐渐明朗,但仍需警惕经济的二次“感冒”。
张礼卿指出,疫情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尤其是餐饮、酒店、旅游、娱乐和交通等行业。预计中国2020年第一季度GDP增长速度会有所减缓。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经济已经开始呈现回暖迹象。但全球疫情的蔓延使得中国经济面临新的挑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最近发出警告,疫情可能导致全球经济陷入自金融危机以来最严重的衰退。
张礼卿表示,作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一环,中国受到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尤为显著。如果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或陷入衰退,中国出口将受到不利影响。他特别提到,欧盟、韩国和美国等地作为中国的主要出口市场和零部件来源地,一旦受到冲击,将直接影响中国的进出口。
面对全球疫情的严峻态势,张礼卿呼吁各国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疫情挑战。他认为,各国可以通过G20等国际平台在疫情防控和全球金融市场稳定方面展开合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已表示准备好调动巨额资金来支持抗疫行动。
针对当前形势,张礼卿提出了三点建议。应制定更多扶持措施,帮助企业应对疫情带来的困难。他建议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外商投资企业在税收、信贷、外汇等方面给予临时性政策支持。此前出台的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如果疫情继续蔓延,可能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力度。
张礼卿强调要妥善处理疫情控制和复工复产的关系。尽管中国总体疫情趋于平稳,但仍需警惕境外输入病例的风险。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加速数字化转型的建议,推动新基建项目如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的落地。
张礼卿强调了培育经济新动能的重要性。疫情期间,远程办公、在线教育、无人配送等新模式快速发展。中国应抓住这一机遇,增加对公共卫生领域的投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缩小与发达国家在医疗投入方面的差距。
张礼卿认为,采取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增强中国经济的“免疫力”,预防经济二次“感冒”,对于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和迈向全面小康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此次疫情虽然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挑战,但中国仍有能力化危为机,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