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电阻测温电路误差分析(热敏电阻测温原理
我参与设计了一款基于NTC和PIC单片机的环境检测产品。其中,温度检测部分采用了NTC测温电路,其设计精巧且高效。
NTC测温电路原理图清晰明了,运用了分压电路原理。关键元件热敏电阻TR1在常温(25℃)下,阻值精准地设定为10K,为此我们选择了阻值同样为10K的精密电阻R44。这种设计确保了电路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我们对负温度系数电阻进行了严格的来料检验,针对关键参数进行了详细测试。这些测试数据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我们能够通过查表方式进行精确的温度检测。
热敏电阻TR1的阻值计算公式是这一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温度的变化,TR1的阻值与温度之间呈现出特定的关系曲线。这一关系曲线指导我们如何准确解读电路中的数据,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温度值。
在A/D转换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了MCU自带的10位精度A/D转换器,确保了转换值的精确性。根据A/D转换值与温度的关系曲线,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高温和低温区域,电路的分辨率会有所降低。
分辨率的计算公式是评估电路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在-45℃、85℃和25℃这三个关键温度下,我们详细计算了电路的分辨率以及对应的实际温度误差范围。这些数据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帮助我们了解电路在不同温度下的表现。
综合考虑电路分辨率、A/D值公差以及温度、初始及老化公差,我们对R44和R0的精度进行了精确选择。我们计算了在不同温度下,测得温度与实际温度的误差范围,这一结果对于评估产品的测温精度至关重要。
这款环境检测产品设计精巧,测温准确,无论是高温、低温还是常温,都能提供可靠的数据。其基于NTC和PIC单片机的设计,确保了产品的稳定性和耐用性,是一款值得信赖的环境检测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