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伴娘是一种特殊职业薪酬高 为何名声很差
在当今的婚礼盛事中,伴娘的角色已然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通常,她们是新娘的密友或姐妹,用真挚的陪伴见证着新娘人生的重要时刻。说起伴娘这个角色,可不是轻松就能担任的。在许多地方,伴娘常常会受到各种戏弄的习俗,这被视为一项苦差事。基于与新郎深厚的友情和亲情,她们仍然义无反顾地肩负起这一角色。
其实,伴娘的角色在古代就已经存在。我们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那时的伴娘分为“姆”和“媵”两种角色。前者如同现代的媒婆,主要负责教导新娘礼仪;后者则由新娘的侄女或妹妹担任,与现今的伴娘角色颇为相似。在某些嫁入豪门的情况下,“媵”可能会被一同娶回家作为妾室。
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了防止姐妹都嫁入同一个家庭,这个角色逐渐由婢女来扮演,也就是我们后来所熟知的陪嫁丫头。到了明清时期,伴娘的角色变得更加职业化,出现了许多名称,如“喜娘、送嫁娘、送女客”等。
这些职业化的伴娘不仅仅是简单的陪伴角色,她们还需要承担许多任务。例如,在洞房花烛夜时,她们会在隔壁房间或门外教导新人一些必要的知识,以避免因缺乏经验而造成的尴尬。而这时,也开始出现了对伴娘的戏闹。有些人家会请一些才艺出众的伴娘,为宾客们带来欢乐,甚至有时宾客会戏弄伴娘,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中,宾客甚至愿意支付高价与伴娘共度良宵。
为了履行这一职责,主人通常需要支付高额薪酬给伴娘。请伴娘的时间至少需要三到五天。这期间,伴娘不仅得到了丰厚的报酬,还有机会从宾客那里赚取额外的钱财。对于一些人来说,成为伴娘甚至成为了一种名利双收的机遇。这也使得伴娘这一职业名声大噪,其社会地位甚至可以与青楼中的女子相提并论。
可以说,从古至今,伴娘的角色在婚礼中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古代的姆和媵,还是现代的专业伴娘,她们都为新娘带来了支持、安慰和欢乐。虽然有时会受到一些戏弄和挑战,但她们仍然以专业的态度和无私的付出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