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跑针肿了怎么办
湖南医聊超能团健康科普大赛清风计划
在静脉输液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小插曲。比如:“护士快来,手上出血还有一个透明的小包!”这种情况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由于老年人的血管特性,如血管滑、控制力减弱、皮肤松弛等,稍有不注意就会导致针头移位,形成小范围的水肿或出血。
静脉输液是一种迅速有效的补液和给药途径,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出血外渗。今天,湖南旺旺医院将为我们揭示导致出血外渗的几个主要原因。
输入液体的温度比患者体温低,当液体输入量较大时,可能会导致患者输液的肢体感到发凉、疼痛,甚至引发静脉痉挛。这时,患者往往会感到不舒适,并且液体输入也会变得不畅。
在输液过程中,如果患者起身活动或上厕所等,可能会导致针头滑脱。这不仅会造成药物外渗,还会在皮下组织形成水肿。
药物性质的影响和按压时间也是导致出血外渗的重要原因。输液结束后,患者需按压输液穿刺点3-5分钟。但对于老年人以及服用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林钠、硫酸氯吡格雷或活血化瘀药物的患者,由于凝血功能异常,按压时间可能需要适当延长到10分钟。
针对输液导致的皮下组织水肿,湖南旺旺医院分享了几个消肿的小妙招。24小时内可以冰敷红肿位置,24小时后再进行热敷。但需要注意的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因血运循环差、体表敏感度下降,不适合热敷。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控制炎症扩散,缓解疼痛。而热敷则能扩张血管,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退。严重者可以使用硫酸镁湿敷在针口红肿位置,抬高患肢也有利于静脉血液回流,减轻手肿。保持输液针眼局部的清洁干燥卫生也很重要,以避免感染。
作为湖南医聊的特约作者,湖南旺旺医院的刘雄鹃医生提醒大家,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如果在今后的输液过程中遇到类似问题,可以采取上述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帮助解决输液后手肿胀的情况。
(编辑ZS。图片来源网络,若涉及侵权请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