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水运通航里程达3900公里 乌江水运通道建设成效明显
中新网贵阳报道,6月28日,据岳旺报道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贵州水运通航里程已经达到惊人的3900公里。其中,高等级的四级航道更是突破了千公里大关,尤其是乌江水运通道的建设成果显著,为贵州水运的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于28日参加了一场盛大的乌江水运复航情况通报暨通航设施委托管理签字仪式,从现场获悉了这一喜讯。乌江作为长江上游南岸的最大支流,横跨黔渝两地,不仅是贵州连接长江经济带的主要通道,也是一条承载着丰富历史与文化的水上走廊。它全长约1037公里,其中乌江渡至涪陵段的594公里被列为国家规划的“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高等级航道。
乌江水系流经贵州的毕节、贵阳、遵义、黔南、铜仁等五个市州,涉及超过三十个县。乌江渡至涪陵段的航道内共有六级航道标准,其中贵州境内的构皮滩、思林、沙沱三段和重庆境内的彭水、银盘、白马三段均可通航。这些航道的通过能力达到每年500万吨,足以支持500吨级的船舶顺畅通行。
乌江沿线已经成为磷化工产业带、装备制造业产业带和能源产业带的重要交汇点。大力发展乌江水运不仅能强化贵州与长江干流的沟通衔接,提升长江黄金水道的功能,还能促进长江上中下游形成优势互补、协作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这为贵州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乌江流域地处贵州的武陵山、乌蒙山以及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贵州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加快乌江水运发展,不仅能增加水运交通对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供给,更能为推进乌江流域资源开发、巩固沿江民众的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以及实现沿江区域全面小康发挥重要作用。
在签字仪式上,贵州省交通运输厅与贵州乌江水运开发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一份重要的《乌江通航设备运行管理维护委托协议》。这一协议的签署将确保通航设施运行维护工作的切实加强,提高通道的管理服务水平,保证乌江通道的安全、高效和畅通。这一重要举措无疑将为贵州水运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