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也是有识之人,刘备为什么一直不看重马谡
开山大王的深谋远虑:为何玄德对幼常持保留态度?
论起开山大王,他的深谋远虑和识人之力令人赞叹。玄德对于诸葛眼中的重要人才幼常,却持有不同看法。这其中有何深意?蜀汉文臣武将虽少,玄德手下的猛将虽各有特色,但缺点亦明显。幼常却并非如此。他博学多才,对兵法有独到见解,那么在人才竞争激烈的当时,为何玄德却对他持反感态度呢?
古人的乡土情结不可忽视。幼常身为荆州人士,与隐居隆中的诸葛有着半老乡之谊。这种老乡之间的亲近感,虽然令人感动,但在帝王眼中也可能引发疑虑。玄德作为一个领导者,对结党营私的现象自然警惕。幼常与诸葛的密切交往,在玄德看来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派系行为,自然会引起他的不满。
玄德最赏识的是忠心之人。他对关羽、张飞等人的忠诚极为看重。幼常在政治上的稚嫩和对权力斗争的无知,可能让玄德担忧他的忠诚度。对于一个帝王来说,手底下的人能否忠诚于自己,比他们的才华更为重要。幼常虽擅长言辞,但在实战中表现平平,更让玄德这样的战场经历者对他不抱太多期待。玄德知道战争是残酷的,他需要的是能在战场上真刀干的人,而非只会纸上谈兵的人。
诸葛与幼常之间的亲密关系也是玄德不满的原因之一。任何一位有作为的帝王,对于亲近诸葛的幼常都会有所警惕。毕竟在古代政治中,权力斗争和派系之争是常态。幼常与诸葛的密切交往和不分昼夜的商讨,无疑加深了玄德的疑虑。他开始怀疑两人是否有预谋之举,怀疑幼常是否只是为了接近诸葛而表现出对其的重视和亲近。这种怀疑和疑虑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直到晚年玄德对诸葛的人情网感到不满,这种不满最终通过他对幼常的责骂表达出来。但此时的诸葛已经对玄德的话不再过分在意,这也导致了后来的街亭痛失。
玄德对幼常的不看重并非单纯因为个人喜好或偏见。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基于他对政治、权力斗争以及人才关系的深刻理解和警觉。而幼常与诸葛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他在政治上的稚嫩表现,无疑加深了玄德的疑虑和不满。在这样的背景下,玄德对幼常的态度也就变得容易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