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考古学家 2025-07-10 13:33www.178959.com奇闻奇事

《永乐大典》是明朝永乐年间的一项巨大工程,由明成祖下令编修,高僧姚广孝和翰林学士解缙领衔,集结了朝野共二千一百六十九人,历时六年完成。相比于法国狄德罗编纂的百科全书和英国著名的《大英百科全书》,《永乐大典》早了三百多年,堪称世界文化遗产的珍品,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大型古代典籍。

这部大典共计有22,877卷、目录60卷,分装成11,095册,全书字数约3亿七千万字。无论是规模还是内容,都堪称壮丽。《永乐大典》的内容涵盖了天文、地理、人伦、国统、道德、政治制度、名物、奇闻异见等各个方面,辑录了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八千余种古书资料。更令人惊叹的是,大典对所收录的书籍没有进行任何修改,保留了书籍原始的内容。

《永乐大典》的编纂过程极为严谨。修书过程中,采用兼收并取的方式,保持书籍的原始内容。书手们用明代官用的楷书馆阁体,一笔一画地抄写出了这3亿多字。更令人称道的是,大典全书中的山川器物插图,以白描手法绘制,十分精致,堪称古代书籍插图中的精品。

清代大学者纪晓岚在编纂《四库全书》时,曾翻到《永乐大典》上宋代兵器的图画,被其精密所惊讶。纪晓岚担心西洋人学习去,不敢将相关记载辑出来,结果使得一些珍贵资料随着《永乐大典》的消亡而失传。

大典以《洪武正韵》为纲,按照韵列单字,先注明每一字的音义,再记录与此字有关的各种资料,全文录入,一字不改。记载内容的方法也十分特别,采用大字墨书辞目,双行小字朱笔记载作者和书名,墨笔记载书中的篇名和内容。在永乐年间清抄《永乐大典》时,有严格的责任制度,不允许雇人代写。

嘉靖年间重录《永乐大典》时,依然遵循这一严谨的方法,每人每天抄三页。传到今天的《永乐大典》,没有一丝涂改、挖补、添加的痕迹,可见当时责任制度之严格。《永乐大典》的原书只有一部,现存的都是嘉靖年间的抄本。经过各朝代的变动遗失和战火,现存仅800余卷册左右,极为珍贵。

这些珍贵的典籍现分散在各国,中国北京国家图书馆珍藏近221册,立故宫博物院存有62册,其余则散落在英、美、日、德、韩、越等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个单位和个人手中。作为中华优美文化的一环,《永乐大典》更应该被后人珍惜保存。这部大典不仅是中国的瑰宝,也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藏。

Copyright © 2019-2025 www.178959.com 奇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奇闻奇事,奇闻怪谈,奇秀网,奇闻异事,灵异事件,未解之谜,猎奇八卦,历史解密,科学探索,奇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