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大唐的时期,为何一代皇后却甘愿流落民间
在册立太子之后,一场浩大的寻找行动随即展开,寻找的对象是太子的生母。这位生母并非出身宫廷,而是流落民间,这在唐朝乃至古代都是极为罕见的。那么,究竟发生了何事,使得一位皇亲国戚身份的人竟然沦落到民间,生死未卜?
这一切要追溯到李隆基后期的一场战乱。当时,叛军逼近长安,李隆基带着贵妃和皇子皇孙出逃。在这其中,有一位特殊的皇后,她是太子儿子的侧妃,被选入宫中后并未成为太子的妃子,而是被赐给了广平王。她就是沈氏。
沈氏在适龄之时被选入宫中,成为东宫太子府邸中的一员。后来她为广平王诞下了长子,然而自己却被留在了民间。据记载,出逃之时并未带上沈氏,推测她因某些原因未能及时入宫,错过了出逃的机会。后来,叛军攻占了长安,搜寻皇亲国戚时也未找到沈氏的踪影。
几年后,太子即位,将收复长安的任务交给了长子广平王。在广平王收复失地后,在关押皇亲国戚的大牢中找到了沈氏。广平王将她救出后并未带她回京都,而是安置在洛阳行宫。不久之后,另一路叛军攻占了洛阳,从此沈氏就像失踪了一般,再无踪影。
可以看出,在广平王的心中,沈氏的地位并不突出。她虽然是最先生下广平王的孩子的人,但在嫡王妃和独孤氏面前,她的地位显然较低。独孤氏生前已被升为皇贵妃,去世后更是被追封为皇后。即便她去世后三年,广平王也不愿让她下葬于皇陵。
战乱爆发后,沈氏在广平王府的地位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她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那么,她为何没有回到皇宫?是生还是死?有人说她可能因之前未被接回长安而寒了心,选择留在民间。不管原因如何,皇帝一直在寻找她。虽然曾有空欢喜一场的失望,但皇帝始终未放弃寻找。
唐德宗在位期间,对沈氏的寻找从未停止。在他病重之际,他交代太子一定要继续寻找沈氏,就算人已去世也要找回她的尸体葬于皇家陵墓。太子遵循他的遗志继续寻找,但众多大臣认为找到的几率微乎其微,建议停止寻找。最终,皇帝听从了大臣的建议,下诏为沈氏举行丧礼,建立衣冠冢葬于皇家陵墓内。
或许沈氏已不在人世,但这场跨越三位皇帝的寻找行动确实让人感动。如果沈氏知道这一切,或许会原谅广平王当初的决定吧!这一段历史不仅展现了皇家的悲欢离合,更展现了人性的真挚与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