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的历史介绍大足石刻的历史简介
大足石刻:东方艺术的璀璨明珠
置身于重庆市大足区的壮丽土地上,你会被这里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旅游资源所吸引。在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有一处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大足石刻。距离重庆主城九区167公里的大足,拥有74处、5万余尊宗教石刻造像,其中北山和宝顶山的摩崖石刻最为著名。
大足石刻是唐末至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艺术,以佛教题材为主导,同时也融合了儒、道两教的艺术精华。北山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区城北1.5公里处,是大足石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达三百多米的雕刻带给我们晚期石窟艺术的绝美展示。从晚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开始,历经五代至南宋1162年完成,这250多年的时间内,艺术家们在此留下了四六百多尊造像,每一尊都充满了艺术的生命力。
大足石刻群的石刻造像超过70处,总计10万多躯。其中,宝顶山和北山的摩崖石刻更是艺术的巅峰,代表了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最高水平。它们不仅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同时也拥有极高的旅游价值。因为这些石刻地处山区,过去交通不便,所以幸免于历代战争的浩劫和人为破坏,为我们今天保留了这些无比珍贵的艺术瑰宝。
1999年,大足石刻中的五处摩崖造像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进入了《世界遗产名录》的神圣殿堂。它们规模宏大,雕刻精美,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被国内外誉为神奇的东方艺术明珠。
重庆市的大足石刻以其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而著称于世。它集佛教、道教、儒家“三教”造像艺术的精华于一体,以大量实物形象和文字史料展示了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石刻艺术的风格和民间宗教信仰的发展变化。许多欧洲人对大足石刻情有独钟,尤其是法国人,对其宠爱倍加。
大足区是重庆市的直辖区,历史悠久,人文景观和旅游资源丰富。区境内的石刻造像星罗棋布,其中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超过5万身,铭文超过10万字。这些石刻是大足区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也是重庆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欢迎世界各地的朋友来此观光旅游,领略大足的风情、山光水色,品味大足的地方佳肴。大足石刻是旅游观光的最佳去处,也是一座开发潜力巨大的旅游金矿。更多关于大足石刻的资讯,请关注我们的频道,让我们共同这一东方艺术的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