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庶妃陈氏:生下皇长女,为何被关了3年?
在《传》之类的清宫剧中,后宫的争斗似乎从未停歇。而历史上的宫斗,其实比我们想象的更为真实。有一位庶妃,因参与后宫争斗而被关押了整整33年之久。今天,跟随奇秘网一起走进这位庶妃的世界,历史的真相。
在顺治朝的后宫中,蒙古女人占据了主导地位。由于清廷对蒙古部落的重视以及孝庄太后的影响力,后宫中的蒙古妃嫔占据了绝大多数的高位。顺治皇帝对这些蒙古佳丽并不感冒,他的目光甚至不愿在她们身上停留。包括废后在内的许多蒙古后妃都如同被冷落的贵族,孤独地度过了余生。
那些出身卑微的汉妃却意外地得到了顺治的青睐。庶妃陈氏便是其中的一员。关于陈氏的家世,历史并没有留下详细的记录。我们只能推测,她可能是来自包衣女子的家庭,或者是一个不在旗的汉女。但无论如何,陈氏身上流淌着高贵的血统。
在顺治朝,皇后是孝庄太后的侄女博尔济吉特氏(孟古青)。这位入关第一后的女子虽然出身名门、聪明美丽,但与顺治的关系却并不和谐,两人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这使得后宫中那些地位较低的宫女有了机会,陈氏便是其中之一。
顺治九年三月十五日,陈氏为顺治生下了皇长女。尽管不是皇子,但她的出生意义重大,毕竟她是当朝天子的第一个女儿。这位皇长女却在第二年不幸夭折。随后,顺治后宫发生了巨大的变动,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被废黜。孝庄太后为儿子挑选了新的皇后,即后来的孝惠章皇后。
顺治仍然不喜欢这位表侄女(孝惠章皇后是顺治的表侄女),他的心中只有董鄂妃。尽管如此,陈氏仍然得到了一丝宠爱,这也证明了陈氏是一名美丽动人的女子。
在顺治十四年十一月初四,陈氏生下皇五子常宁。对于出身低微的陈氏来说,能够生下大清皇子是极为不易的。在生下皇子后,陈氏却因嫉妒董鄂妃的盛宠,用古老的法咒诅咒她。此事被孝庄太后发现后,陈氏被幽禁在礼仁宫,不得与儿子常宁相见。
在儿子继位后,常宁虽然被封为和硕恭亲王,但他的待遇与裕亲王福全相比却是天差地别。直到康熙二十九年,常宁被任命为安北大将军出征准噶尔部时,庶妃陈氏在礼仁宫结束了她的一生。从顺治十四年直到去世前的一年,陈氏被幽禁了整整33年之久。她的遭遇堪称大清后宫宫斗失败的典型代表之一。陈氏的离世引起了康熙的同情和尊重,他被追封为太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