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河北春耕备耕一线
春日的序曲已经奏响,河北各地迎来了春播生产的热潮。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千亩春麦的播种正在孕育着新的希望。
一、春麦播种,播种幸福
初春的河北昌黎县,尽管寒意尚未完全消退,但种粮大户陶向琳已经忙碌起来,带领社员们播种春小麦。全程机械化操作,让种田变得轻松便捷。
陶向琳,这位而立之年的年轻人,拥有传统农民的朴实与勤劳,同时也具备现代年轻人的头脑和睿智。他在印度完成了七年的学业后,毅然选择回到家乡从事农业规模种植。经过土地流转,他的种植面积从140亩增加到1900亩。他充满信心地告诉记者,今年的墒情特别好,必将迎来一个好收成。
二、“足不出户”也能种好田
在河北肃宁县李庄村,村民张华通过微信联系县植保植检站的技术员,解决了大棚西红柿的病害问题。特殊时期,农技人员通过“点对点”网络会诊,按照“处方”精准派送植保套餐,让农田“吃饱喝足”,确保农作物健康生长。
三、农资充足,保障供应
河北魏县供销社积极联系生产厂家,组织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送货下乡。在唐山市丰南区西葛镇,农机维修点也忙碌起来,为春耕做好准备。目前,唐山市各生产资料经营单位已准备了充足的种子、化肥、农药等物资。
在这个春天里,河北的田野上涌动着勃勃生机。从种粮大户到普通农户,从技术员到农机维修人员,大家齐心协力,确保春播生产的顺利进行。这是一幅美丽的春耕画卷,展现着河北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田间地头的新技术革命正在悄然兴起。在这个数字化时代,农业也迎来了新的变革。从机械化到智能化,新技术的运用让种田变得更加轻松高效。农民们不再仅仅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也开始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田间地头的新技术革命正在将河北的农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春耕的序曲已经奏响,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丰收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