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社会娼妓为何上大受欢迎并非仅因为美貌
曾经,“性工作者”为了工作权而游行抗议,希望不要禁止公娩。看着照片中破旧的娼馆和岁月沧桑的娼妓们,我感受到她们在抗议时可能并未过多考虑市场的残酷远比政令更加无情。
在历史的画卷中,文化似乎无处不在,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在明朝中叶,随着经济的繁荣和民间财富的积累,数量也开始增加。《五杂俎》的作者谢肇描绘了一个生动的画面:大街小巷,如云,她们倚门卖笑,为了生计而奔波。京城中,教坊官还会对她们收取脂粉钱。甚至在嘉靖到崇桢年间,举办选美大会,品评名妓,订定“花榜”,热闹程度丝毫不亚于今日的选美或选秀。
那么,为何在明朝的“性工作者”中,如此受欢迎呢?《金瓶梅》第五十八回给出了答案。在一次西门庆的生日宴上,他叫来了妓院新秀“郑爱月”,众妻妾们对她的评头论足透露了一些有趣的讯息。从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容貌、穿着和文化水平上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郑爱月的一双时髦的鞋子和时尚的头饰,让一向对自己衣着品味自负的潘金莲也产生了兴趣,向她询问鞋和头饰的出处。这不仅是因为在容貌和穿着上的竞争力,更是因为她们的文化水平。以西门庆家为例,大老婆吴月娘虽然出身官宦,却不识字。而郑爱月,虽然身在妓院,却由于专业训练,不仅擅长弹曲唱词,还能欣赏诗词。在明朝,许多甚至能文能武,能与客人吟诗唱和。
在这样的背景下,明朝的男人频繁出入妓院,与其说他们是去寻求生理满足,不如说是去追求一种“浪漫的爱”。毕竟对于许多早早结婚的他们来说,“性”资源并不稀缺,他们更渴望的是与知书达理、时尚动感的异流,寻求心灵的共鸣。在容貌、才艺、时尚流行等方面,为他们提供了比家里的女人更好的选择,这也难怪男人会对妓院趋之若鹜。
在这个历史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朝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情感需求。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群体,在当时的社会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她们不仅满足了男人的娱乐需求,更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他们寻求心灵寄托的场所。这样的现象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开放程度和人们的审美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