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状元余复简介常学习至笔枯手成胝,
南宋时期的文化名人余复——状元及第,才华横溢
南宋时期,临安(今浙江杭州)作为都城,铸就了一个历史性的文化繁荣时期。在这个时期,涌现出许多文化名人,其中一位值得一提的人物是余复。他不仅是南宋第一位状元及第的人,更是闽东状元第一人,人称“余状元”。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位才华横溢的人物。
余复,福建宁德古田一都三阳(今杉洋镇杉洋村)人,生于绍兴二十二年(1152)。他的家族一直秉持着教育世家的传统,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余复的祖父余丕曾在宁德县城为人塾师,年幼的余复便随祖父前往塾馆学习。
在塾馆里,余复与何家女仁娟同桌共读,两人青梅竹马,后来更是喜结连理。余复虽生于杉洋,却主要在宁德成长与学习。七岁时入学,十四岁时拜宁德名士为师,刻苦攻读,逐渐淹贯古今之学,尤其精通《周礼》。
淳熙十六年(1189),余复赴京应试,终于取得了状元及第的殊荣。在策试大廷时,光宗皇帝欣赏他的才华与对国家事务的见解,将他擢为第一。赐宴琼林时,光宗皇帝更是当场赐诗给他。余复感激之余,亦作诗和御赐登第诗以表忠诚。
余复的仕途颇为顺利,先被任命为洪州军节度佥判官职。他在任时体恤民情,兴修农田水利,修复名胜古迹,政绩优异。后来更是官至秘书省著作郎,但在官场中,余复始终保持着对故乡的思念。终于厌倦了官场的他,在庆元二年退隐还乡。
余复在退隐之后并没有停止他的文学创作。他先后著有《礼经类说》、《纂类》及《祭礼》十四卷等经典之作,还有《风集渚》、《余状元集》等诗集。他的文学作品深受人们喜爱,流传至今。
余复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在赴试前父亲的寄语、在官场中的奋斗、以及对故乡的眷恋都深深地反映了他的人格魅力。他不仅在文学上有所建树,更是一个忠诚的国家公仆,为百姓谋福利。他的事迹激励着后人,让人们铭记他的名字和事迹。
余复作为南宋时期的文化名人,他的才华横溢和卓越成就使他成为了人们敬仰的对象。他的故事和作品将永远流传下去,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