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立法反对食品浪费 诱导超量点餐最高拟罚万元
《北京市反食品浪费规定(草案)》亮相市人大常委会,公众意见汇聚逾五千条,引导合理消费新风尚
近日,《北京市反食品浪费规定(草案)》被提交至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标志着北京在遏制食品浪费问题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该草案的公布,立即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公众反馈意见超过五千条。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文化中心,一直以来都倡导节约精神,推动文明用餐。此次草案的推出,更是将这一理念深入人心。多家餐厅积极响应,推出“半份、半价”、“小份、适价”的服务,既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也有效地避免了食品浪费。
该草案的亮点之一是将反食品浪费的要求融入社区管理。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将反食品浪费纳入社区居民公约、村规民约,通过倡导移风易俗、理性消费,抵制铺张浪费等不良习俗。特别是在婚丧喜庆等集体用餐时,组织者应当合理选择用餐形式、餐品种类和数量,避免过度铺张。
草案对于餐饮服务经营者和单位食堂的行为也进行了明确规定。餐饮单位需提升餐饮供给质量,鼓励设置小份菜、小份主食,并设立劝导员,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取餐。对于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明显浪费的行为,将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处罚。
值得关注的是,草案还针对外卖企业、自助餐企业等特定领域进行了详细规定。网络餐饮服务平台和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需以显著方式提示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推广小规格餐品和可选套餐。自助餐经营者则应根据用餐人数合理布局餐台,引导消费者少量多次取餐,避免浪费。
这一系列规定体现了北京市在倡导节约精神、反对食品浪费方面的决心和力度。随着该草案的进一步实施,相信会在全市范围内形成文明用餐、反对浪费的良好风尚。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规定草案的通过,为北京的节约精神注入新的活力,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