魑魅魍魉具体是什么?魑魅魍魉的意思
“魑魅魍魉”的起源——《古本山海经图说》前言解读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有着许多神秘莫测的词汇,其中“魑魅魍魉”便是其中之一。在《古本山海经图说》的前言中,马昌仪引用《左传》为我们揭示了这一说法的由来。
我们得从“魑”说起。在古代传说中,“魑”乃是山泽的鬼怪。《左传文公十八年》有记载“投诸四裔,以御魑魅”。杜预对此的注解是,魑魅是山林异气所生,对人类有害。换句话说,魑魅就是指那些鬼怪。《邪樱》中的妖精也可算作是“魑魅”。而在《辞海》中,对“魑”还有另一种解释,它是一种无角的龙。有人认为魑是一种兽形的山神,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猛兽。
接下来是“魅”。在《说文》中,明确写着“魅,老物精也”。而《周礼》中提到“以夏日至,致地示魅”,郑玄注曰“百物之神曰魅”。也就是说,“魅”,是百物之精灵。与“魑”相比,“魅”的定义相对明确。
那么,“魍魉”又是什么呢?在《古本山海经图说》及其相关文献中,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答案。在古代神话传说中,“魍魉”常常被描述为水怪或妖魔。这个词在古籍中的出现,往往与神秘、诡异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马昌仪在《古本山海经图说》的前言中,通过引述《左传》等古籍,为我们揭示了“魑魅魍魉”这一说法的由来。这些词汇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神秘的传说,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未知事物的想象和理解。
在“魑魅魍魉”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词汇不仅仅是简单的名词,它们更是古代人们对自然界、未知世界的一种感知和解读。它们背后所蕴含的神话、传说、文化意蕴,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
《古本山海经图说》的前言为我们提供了“魑魅魍魉”这一说法的来源和背景。通过深入解读这些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神秘传说,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和人们对未知世界的。这些词汇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揭示了古代文化的丰富多样和神秘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