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和诸葛亮都提出过三分天下 两人到底谁更厉
今天,奇秘网小编带来了两个令人着迷的故事版本,涉及顶级的战略家及其三分天下的理念。让我们一同跟随奇秘网小编的脚步,深入了解这两个版本。
在历史的洪流中,顶级战略家们如同璀璨的星辰,在乱世中熠熠生辉。他们关于天下大势的解读和战略部署,常常引发无数争论。今天,我们要的是两个版本的三分天下。
首先提出三分天下的,是东吴的一位重要人物。当时,东吴刚刚即位,这位领导者还只是个不到二十岁的孩子。孙权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诚恳地向鲁肃询问未来的道路。鲁肃,这位后来的第二任大都督,也是三国最顶级的战略家,向孙权道出了他的三分天下。他的眼光深远,认为天下大势,合久必分。汉室已无法复兴,而曹操的根基已成,全天下人都无法奈何他。孙权的出路在于巩固江东基本盘,坐看天下风云变幻,等待时机向西发展。鲁肃的三分天下,不是曹操、孙权、刘备,而是曹操、孙权、。他的策略是吴国半个世纪的国策,也使吴国成为三国中寿命最长的国家。足见鲁肃的战略眼光之高明。
几年后,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的《隆中对》也提出了三分天下的理念。诸葛亮的版本是将刘璋换成刘备,立足荆州进取西川,待天下有变再图霸业。虽然诸葛亮的战略也非常出色,但从提出来的时间上看,鲁肃更胜一筹,比诸葛亮早好几年。
那么,鲁肃和诸葛亮,谁更高明呢?从时间上来看,鲁肃更早地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战略,而诸葛亮还在南阳耕田。而从结果来看,刘备成功夺取西川,三分天下有其一,效果非常明显。鲁肃的三分天下,在孙权统治时期基本没什么变化。这可能是因为鲁肃更注重稳固现有的局势,而诸葛亮则更注重通过策略提升地位。基础不同,难度自然也不同。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猜想:诸葛亮的《隆中对》会不会是受到鲁肃的启发?毕竟鲁肃先提出来的三分天下理念,那时候诸葛亮还在卧龙岗耕田。虽然没有任何史料能证明这一点,但这仅仅是个人疑问,引人深思。两位战略家的智慧和远见都值得我们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