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小故事大道理全集
晋文公与介之推的遗珠
晋文公重耳,春秋霸业的象征,但在他踏上王位之前,经历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坎坷历程。他曾因鲡姬的迫害流亡在外长达十九年,其中,介之推是他忠实的追随者之一。重耳最终登基成为晋文公后,对群臣进行封赏,那些曾经忠诚的随从都得到了高官厚禄,介之推却被遗忘了。
对于这样的遗忘,一般人或许会心生不满,但介之推是何等人物?他并未计较,反而说服老母,一同隐入深山,避开世俗的纷扰。
遗忘似乎就这样继续下去,之推的邻居被他的高尚品格所感动,冒着生命危险,将他的事迹写成小字报,悄悄贴在朝门上。这份报告迅速传到了晋文公的手中。当他阅读时,震惊不已:“朕怎会忘了这位救命的恩人介之推呢?当年流亡到卫国时,是他割下大腿上的肉给朕充饥。”文公深感愧疚,决心要重重奖赏之推。
于是,文公派人到深山寻找介之推。但山势险峻,草木茂盛,寻找之推如同大海捞针。文公不甘心,持续寻找了数日,仍然一无所获。
直到有一天,文公心生一计,他命令放火烧山。他以为火势一起,介之推为了救母必会现身。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整座山都快要烧焦了,介之推却依然没有出现。火势熄灭后,卫兵们在山顶的一棵柳树下发现了介之推和他母亲的遗骸。文公看到这一幕,痛悔不已。
为了纪念这位重友情、轻功名的贤士介之推,文公命令将这座山命名为介山。
父子骑驴的故事启示
一对父子牵着驴进城,却受到了外界的质疑。不论他们是选择骑驴还是步行,总会有人对其行为发表评论。父亲和儿子因此陷入了他人的议论之中,失去了自己的主见。
先是有人笑他们傻,有驴却不骑。于是父亲让儿子骑上驴背。但很快又有人说儿子不孝,让父亲走路。父亲于是自己骑上驴背,却又被人说狠心,不顾儿子的体力。最后父子俩一同骑上驴背,仍不能摆脱他人的指责。他们怕驴子受不住压力而遭殃。无奈之下,父子俩决定放弃骑驴,选择用其他方式携带驴子进城。然而途中经过一座桥时,驴子因不适挣扎掉入河中淹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活在世上需要有主见和判断是非的能力。我们不应被他人的言论所左右而影响自己的决策。我们要靠自己的脚走路、自己的脑袋思考。在生活中坚定自己的立场和信念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活出自己的人生并走向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