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当了四年皇后 死后竟遭废黜尸骨不知去向
在明代的历史长河中,有两任皇后与一位皇帝的故事令人感慨。这两位皇后,一位是汪皇后,另一位是杭皇后,他们的故事生动而富有戏剧性,体现了皇室的荣耀与衰落。
汪皇后,在明代宗在位期间,先是立为皇后,后来却被废黜。她的生涯起伏不定,从皇后的宝座跌入谷底,其中的原因或许与皇权的争夺有关。而杭皇后,虽然也曾风光无限,戴上皇后的凤冠,但命运同样波折。她早逝的爱子让她的生活陷入困境,最终因病离世。
杭氏,生于未知的年代,父亲杭昱在正统年间成为郕王的侧妃,与正妃共侍一夫。她比汪皇后幸运一些,先于汪皇后生育,产下一子朱见济。这个儿子的出生,让杭氏在皇宫中的地位有了保障,也让她的人生更加充满变数。
明代宗在位七年间,先后立了这两任皇后。在被俘虏的危机时刻,皇权更替,英宗长子被立为太子,郕王朱祁钰称帝。明代宗即位后,立汪氏为皇后。随着局势的稳定,明代宗对太子人选有了自己的想法。他希望能够改立朱见济为太子,这一决定引发了皇室的纷争。
汪皇后因无子,或许出于对情敌杭氏的嫉妒,并不配合明代宗。但明代宗心意已决,时机成熟后,他废掉朱见深,改立朱见济,并将汪皇后废为庶人,立杭氏为皇后。母凭子贵,杭氏因此风风光光地戴上了凤冠,家族也达到了鼎盛状态。
好景不长,景泰四年十一月,太子朱见济夭折。痛失爱子的杭皇后身体每况愈下,于景泰七年二月逝世。她的寿命虽然不长,但却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与波折。她的父亲和兄长都得到了提拔,然而这一切在英宗复辟后都化为乌有。更为悲惨的是,明代宗的寿陵被毁,杭皇后的尸骨也无从寻觅。
这一切的变故,都源于权力的争夺和皇室的纷争。杭皇后虽然早逝,逃过了一劫,但她的身后事还远远没有结束。天顺元年五月,襄王朱瞻墡的到来,再次给杭皇后及其家族带来了灾难。他上奏章指责明代宗、杭皇后的寿陵规格超标越礼,希望英宗毁掉寿陵。明英宗早就对明代宗、杭皇后不满,于是命令毁掉了寿陵。
从下葬到寿陵被毁,杭皇后在地下待了不到一年。在一片挖坟掘墓的混乱中,她的梓宫下落不明,尸骨也不知去向。除了陵墓被毁,她在历史上的痕迹也几乎被抹去。《明史·后妃列传》中没有她的单独传记,就连后宫著作《胜朝彤史拾遗记》中也没有专门的记载。这一切无不令人感到悲哀与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