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兰是怎么投靠刘备的 他为什么会弃武从文呢
在汉末的乱世之中,曹魏的军事实力无疑是最强大的。当蜀汉和东吴携手共抗曹魏之时,曹魏依然能够凭借其实力“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屡屡挫败两国的联盟进攻。而这背后,有一股力量始终坚定地站在曹魏的战旗下,那就是夏侯家将。
夏侯家族,历史渊源深厚,其先祖是西汉的开国将领、军事家、政治家夏侯婴。历经风雨沉浮,这个家族在汉末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夏侯玄等人在曹魏的军政两界中,为家族的荣耀和魏室的江山浴血奋战。他们的忠诚与贡献并重,始终对魏室忠心耿耿。虽然曾出现过夏侯霸的叛投蜀汉和夏侯玄的阴谋诛杀等事件,但那都是在曹魏权力更迭、暗流涌动之时。
在曹魏的阵营中,有一个名叫夏侯兰的人,他是曹操麾下的武将,论辈分是夏侯惇的侄子。作为夏侯家的一员,夏侯兰从小就受到家族的影响,投身军旅。当曹操的目光投向南方时,夏侯兰也随之踏上了战场。
博望坡之战中,刘备巧妙设伏,夏侯惇率军追击,结果大败而归。随行的夏侯兰在此时被俘。但幸运的是,他与赵云是同乡,两人有着深厚的情谊。赵云基于同乡之情和对夏侯兰的了解,向刘备求情,最终使夏侯兰得以保全性命。而刘备更是慧眼识珠,看出夏侯兰不仅精通武艺,更通晓律法,任命他为军正,负责军队的法纪。
夏侯兰的成长环境是充满军事氛围的将门之家,但他却对军事并不感兴趣。他的爱好更倾向于律法,这也使他在刘备军中能够胜任军正的职位。对于夏侯兰来说,虽然出身于备受曹操重视的夏侯家族,但他更珍惜在刘备阵营中的机会,因为他可以一展所长,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大将军夏侯惇是夏侯兰的叔叔,也是他在战场上的引路人。但夏侯兰在军事方面的表现并不出色,被敌军俘虏的经历更加证明他在军事上的不足。这或许可以说明,夏侯兰并不喜欢夏侯家的军事教育传统,他对作为武将的家族荣耀感并不强烈。他所钟爱的律法,使他能够在刘备的阵营中得到赏识和重视,担任军正一职。
在当今社会,许多人都在从事着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他们就像是曹操阵营中的夏侯兰,被束缚在并不热爱的领域里。而像夏侯兰选择投靠刘备、追求自己所爱的事业那样的人,却是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