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慌慌怎么办
诊室故事:曲先生的焦虑之路
来源:北京晚报,作者: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张晓晖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曲先生,一个42岁的中年男子,因工作压力和家庭责任的重压,陷入了焦虑的漩涡。
近一年来,曲先生常常感到莫名的紧张和心慌,严重时甚至伴有汗出。他去医院做了一系列检查,包括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但结果均未发现明显异常。
不久前,由于需要照顾生病的家人,曲先生的晚间睡眠质量下降,再加上对家人的担忧,他的紧张感明显加重,伴随着阵发性心悸、胸闷、胸胀,时有烦躁。他因为一点小事就与家人争吵,进食不佳,晨起口苦明显,大便干结。这些心慌、胸闷的症状再次让他走进医院急诊科,但检查结果依然未见异常。
医生考虑曲先生可能是患上了焦虑症,建议他服用抗焦虑药物。曲先生担心西药抗焦虑药物的副作用以及长期服药可能出现的撤药反应,于是决定寻求中医治疗。
焦虑症状呈现多样化特点。广泛性焦虑障碍是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紧张不安为主要表现的焦虑症,常伴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不安,病程多在6个月以上。换句话说,它的临床表现既包括精神性焦虑,也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躯体化症状。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学习压力的增加,该病的患病率也在逐渐增高。门诊中,从中学生到老年人,都可以见到被该病困扰的患者。症状多样化,可能涉及多个系统,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症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常常导致患者就诊于多个科室,做了很多检查,反而可能耽误了治疗。
针对曲先生的病情,中医通过观察他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选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这一方剂和解少阳、疏泄肝胆郁热,健胃止呕,扶正通腑,镇惊安神。同时建议曲先生适当运动、规律起居。经过三周的治疗,曲先生的病情明显好转,紧张、心悸、胸闷等症状均有所改善,睡眠和进食也转好。
虽然中医药在焦虑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但也要提醒患者,中医药治疗并非万能。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来说,单纯依赖中医药治疗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运用中西医药治疗手段,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