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7岁神童智答宰相,宰相羞愧难当!
在贞观年间的那个辉煌时期,有一个天赋异禀的神童,名叫贾嘉隐。尽管资讯传播在那时还颇为原始,但这位年仅七岁的少年已经声名远扬,甚至传到了伟大的皇帝李世民的耳中。他的名声如同春风中的柳絮,飘洒在百姓的日常生活里,引发无数的遐想与好奇。
这一年的某一天,李世民在皇宫御花园召见了这位传说中的神童,而陪侍的更有宰相及徐世绩等朝廷重臣。徐世绩看到贾嘉隐,心中暗自好奇,想要试试他的天赋。他考问道:“小朋友,你告诉我,我背后倚的这是棵什么树?”贾嘉隐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松树。”徐世绩一愣,笑道:“这明明是槐树,你为何说是松树?”贾嘉隐不慌不忙地回应:“您贵为朝廷三公,以公靠木,便是‘松’了。”这巧妙的回答让徐世绩大笑不已。
这时,长孙无忌也走上前来,问道:“那小朋友,你告诉我,我背后依的又是棵什么树呢?”贾嘉隐淡定地回答:“槐树。”长孙无忌有些不悦地说道:“胡说,这明明是松树嘛。”贾嘉隐依然镇定自若地解释:“以靠木而言,那便是‘槐’了。”这次对话让长孙无忌感到羞愧难当,被这小孩子的聪明才智所折服。
五年后,贾嘉隐以惊人的才华考取进士及第。那时他才年仅十二岁。或许人们常言智商与相貌成反比,贾嘉隐虽然相貌平平甚至可以说是有些丑,但他的才智却无人能敌。当他进宫面圣时,众多官员纷纷围观这位少年奇才。徐世绩再次向他发起挑战,调侃道:“这个小孩长得这么丑,能有多聪明?”贾嘉隐并不生气,他机智地反击道:“长得像外国人的(指徐世绩)尚且能做朝廷的宰相,丑了些就不聪明吗?”他的回答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惊叹。
这个少年以他的聪明才智和机智反应赢得了众人的赞赏和钦佩。他的故事在朝廷中传为佳话,成为了一个激励人心的典范。他不仅是一个神童,更是一个充满智慧与勇气的少年。他的故事至今仍然被人们传颂着,成为了一个永恒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