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知节到底是怎么样?与通俗小说有
在《说唐》这部通俗小说中,有一位别号福将的传奇人物——程咬金。他的故事在江湖上流传甚广,深受读者喜爱。手持八卦宣花斧,他在梦中习得天罡三十六斧的绝世武功。因一场意外撞破了他的美梦,他只记得前三斧的凶猛之势,后面的招式则变得相对较弱。尽管如此,凭借着三脚猫功夫,程咬金在沙场上驰骋风云,演绎出一幕幕滑稽好笑的喜剧。他油腔滑调,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常常化险为夷,寿命更是长达百岁之久。但这些都只是小说家言,虚构的情节。
历史上的程咬金,真正的名字是程知节。《程知节墓志铭》和《程知节碑》现存于昭陵博物馆,为我们揭示了历史的真相。程知节出生于山东,少年时期就已展现出勇猛之势,擅长骑马,手中的武器是马槊,而非小说中的宣花斧。
天下大乱的时代背景下,程知节聚集了数百豪杰,保卫家乡,抵御贼寇。他投奔了李密,成为内军的四个统领之一。李密曾夸赞这八千勇士相当于百万大军。在洛阳的兵变中,程知节与裴行俨共同救援单雄信的营地,面对敌军英勇无畏,最终成功营救。
瓦岗军遭受重创后,李密投奔李渊。程知节与秦叔宝归顺了王世充,但发现其人品不佳,转而投奔唐军。在唐军中,程知节表现出卓越的战功和勇气,被封为宿国公。
在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争夺皇位的斗争中,程知节坚定地站在李世民一边。他看穿了李建成的阴谋,始终忠诚于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程知节立功被封为右卫率,荣耀无比。他后来担任右武卫大将军,是开国二十四功臣之一。
唐太宗驾崩时,程知节作为左屯卫大将军,负责护卫太子。在李治登上皇位后,他受到重视,担任葱山道行军大总管,讨伐敌人。在攻打怛笃城时,因受副大总管的蛊惑,下令屠城,犯下滥杀无辜的罪行。
程知节回国后,因屠城被罢官为民。不久后被重新起用为岐州刺史。他或许心有愧疚,主动请求退休。他的一生虽书写了英雄传奇却因滥杀无辜留下了污点晚年虽享福却难免让人感叹其晚节不保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