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最难求的人才是诸葛亮吗 那是一个同为刘姓
今天,奇秘网为我们带来了一段令人感慨的佳话。大家熟知,刘备为了求得诸葛亮的帮助,曾三次拜访茅庐,这足以说明求贤之难。在三国时期,有一位人才比诸葛亮更难求,那就是刘巴。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如今仍被传为佳话。他带着诚意和期望,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打动,答应出山相助,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从刘备三次拜访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求取人才的艰辛。事实上,诸葛亮并非最难求得的人才。同为蜀汉重要人物的刘巴,才是刘备找了半个中国才得到的难得人才。
出身官宦世家的刘巴,年少时便因才华而闻名。荆州牧刘表曾多次邀请他出山,但他都婉拒了。诸葛亮也曾赞叹他的才智,表示自己在运筹帷幄之中不如刘巴。
尽管诸葛亮曾劝说刘巴加入刘备的阵营,但刘巴仍然坚持自己的选择。他曾在曹操旗下任职,后因曹操赤壁之战的失败,辗转至交趾,最终落在益州。刘巴曾向刘璋提建议,警告其接纳刘备的风险,但刘璋未予重视。最终,益州落入刘备手中。
当刘备攻打益州时,刘巴被俘。经历了半个中国的辗转,刘巴最终归顺刘备。他的建议刘备十分重视。其中最著名的是他提出的铸造“直百钱”以及派官员平抑市场物价的建议。
在刘巴的建议下,蜀国在短时间内府库充盈。他的货币供需理论比英国的经济学家凯恩斯早一千多年。这也证明了刘巴的卓越才华值得刘备找了半个中国。
那么,为什么刘巴这位与刘备同族的人会选择投奔曹操或刘璋而不是归顺刘备呢?这主要与刘巴的性格有关。他出身名门,有些恃才傲物,认为刘备只是一介武夫,不值得自己这样出身名门又有大才的人效力。这种性格导致他的名气远远比不上诸葛亮。
只可惜天妒英才,刘巴归顺刘备的第二年就病逝了。如果他能够活得更久一些,展现自己的才华,无疑会有更大的名声。他的才华和见识为蜀汉带来了极大的贡献,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